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1月14日,星期二,宁陕县各村集中办公日。中午,四亩地镇严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兴,接到罗家沟组村民岳世华的电话,因修建通组公路占了老房子,要求村上协调赔偿。周文兴与联村镇领导、干部一道上门进行调解,仅用半小时就谈妥,占用其老房子补偿7000元。
“要不是之前召开过群众会,这个补偿数额不可能一下子调解下来。”周文兴所说的“群众会”,是四亩地镇从2013年10月试点,2014年3月全面推行的群众会常态化机制。
镇上少开会,干部沉下来
四亩地镇,辖5个村4010人,与汉中佛坪县陈家坝镇相距不到200米。引汉济渭、西成客专项目,相继在四亩地镇实施,矛盾纠纷易发多发。
2012年初的一次接访,让到任不久的四亩地镇党委书记彭儒宝触动很深。太山坝村民陈凤武,找彭儒宝咨询低保政策和反映村上道路建设问题。交流中,曾担任过村支书的陈凤武透露,村上已有好几年没开过群众会了。随后,彭儒宝调查发现,各村开群众会的确实寥寥无几。
“按说‘8承诺,10上门’连心工程,每户群众都有连心干部,一些简单的政策不会到我这里咨询。”彭儒宝说,从这件事反映出连心工程的效果,并非尽如人意。对此,四亩地镇决定试点群众会常态化机制,在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又全面在各村推行。
群众会常态化机制,要求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有重点项目的村每个月一次,其他村两个月至少开一次群众大会,镇上的科级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文书、组长必须参会。会议涉及宣传重要会议精神,重点解读涉农惠民政策,了解民困民怨等,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镇上还为每个村配发了会议记录本,建立检查抽查和考核机制,确保群众会常态化不缩水、不走样、见实效。同时,镇上把每个月的第三周设为无会周,压缩精简全镇性会议,让镇村干部腾出更多精力下到村组召开群众会,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常态化的群众会,让群众和镇干部见面的机会增多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四亩地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海说。
村里多开会,意见讲出来
四亩地镇严家坪村,4个村民小组214户797人,近年来全村无一人上访,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村支书周文兴认为,这都是多开群众会带来的好处。
以前村上一年也就开二三次,现在至少在6次以上。会上,户与户之间、家庭之间的矛盾纠纷,大家都可以“讲,评,劝”,通过及时沟通调解,避免了很多误会和矛盾纠纷的升级,化解了很多隔阂和心病,增进了和谐与友爱。
四亩地村不仅人口多,且位于集镇所在地,还有引汉济渭工程隧道项目在村内施工。村支书李明海说,2014年群众会的次数明显增多,仅7月份就开了7次。村子大,人口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开群众会。村上开完群众代表大会后,各组再分别召开群众会。
“以前开群众会,都是干部说,群众听,很少让群众提意见。现在不光干部说,主要让群众说……”镇干部张洪武说,只要群众说的合理,镇上都予以采纳并积极解决。
引汉济渭工程隧道项目施工,车辆轧坏了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村民在群众会上提出,希望镇上协调项目部把道路整修好。镇党委、政府立马积极协调,使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群众不仅满意,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通过群众会,让群众把意见和建议说出来,让镇党委和政府掌握了工作主动权。”镇长谭康宁说,去年全镇共排查矛盾126起,其中群体性的大矛盾17起,全部得到有效化解,无一例越级上访。
群众爱开会,齐心干起来
四亩地村古里沟组修建自来水,需群众投工投劳,部分村民有意见。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把原因给群众讲明,得到群众的理解。在自来水修建过程中,村民们主动投工投劳,使群众很快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李明海说,“群众会能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参会积极性很高。只要通知到各组开会,村干部还没到,群众就早早到了。”
“开群众会,联村的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上干部都来,有些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现场就能给你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都带回镇上研究解决。干部也不难找了,问题也好解决了。所以,村民现在都喜欢开群众会。”四亩地村民李登富说,镇上每年实施水利、交通等民生工程,都是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做出的决定。需要投工投劳的,群众都很积极。
红岩山组是严家坪村一个高山组,全组200多人。由于没有公路,群众外出购买物资只能肩挑背扛。为了修建通组公路,村上召开群众大会,确定修建方案,积极争取了部分资金,但仍需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征占群众的田地和果树也无法补偿。针对现实困难,该组多次召开群众大会,让群众说话、评议。结果,村民们不仅积极投工投劳,被征占田地和果树的群众,也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支持通组路建设。
群众会常态化,不仅融洽了干群关系,激发了群众创业热情和增收致富积极性,还凝聚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2014年,全镇工业总收入、农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4%和51%;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