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国贸地铁站,给一卡通充值的乘客排起长队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票改后客流分析发布
10号线、八通线客流量降幅最大 一卡通售卡量增加40%
地铁日均客运量减少80万
导读:近日,北京市交通部门发布《票价改革之北京轨道交通客流影响分析》,数据显示,轨道交通票制改革之后出现不少变化:从客流上看,日均客流量下降80万人次左右,短途客流和长距离客流减少明显,既有线路客运量降幅为3%至18%不等。此外,北京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乘客在用卡习惯上也发生了变化,使用一卡通的乘客较票改前有明显增加,一卡通售卡量增加40%。
客流量变化
10号线、八通线降幅最大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对调价前后轨道客流数据的跟踪监测,虽然票制调整后客流出现明显下降,但乘客出行特征短期内未发生较大变化。
数据显示,受票价调整影响,轨道日均客运量较调价前下降80万人次左右,其中星期一同比下降8.0%,星期二同比下降8.2%。
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介绍,由于本次票制票价调整与轨道新线开通同期进行,因此对各线客流影响程度不一。除新开的四条线(段)客运量为正增长外,其他线路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既有线路客运量同比下降了12%。特别是10号线日客运量减少34万人次,同比降幅最高,为18%。此外,八通线受6号线二期开通分流影响,客流降幅也达到了15%。
通过对全网乘距及各线平均运距对比发现,调价前后数值基本持平。但分析出行距离构成时发现:6公里以下乘客下降明显,同比减少8.8%,其中4公里以下出行降低了11.5%,由此可以看出起步价的提高对减少短途乘客效果显著。
同时数据还显示,出行距离为52公里以上的乘客减少也达到了15.1%,此部分乘客的出行方式转移情况需在下阶段研究中重点考虑。
满载率变化
6号线高峰小时满载率增加
票改后,轨道交通分时段进站量变化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其中早高峰同比下降3.9%,低于晚高峰8.7%的降幅;受地面公交收车早的影响,晚8点后轨道系统内乘客仅比调价前减少3.3%;由于日间平峰客流弹性出行比例最高,因此受票价调整影响转向其他交通方式的人数最多,平均降幅达到11.8%。
票价调整缓解了既有线路高峰小时的运营压力,数据显示,10号线、1号线等10条线路满载率均有小幅下降。受6号线二期及14号线东段开通影响,调价后6号线高峰小时满载率增加了8个百分点。
目前,高峰小时满载率依旧超过100%的线路分别是1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昌平线、八通线、4号线—大兴线。昌平线依然是最挤的一条地铁线,满载率高达138%。
售卡量变化
一卡通售卡量增加40%
数据显示,票改后乘客用卡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使用IC卡乘车人数减少近17万人,同比下降6.3%。
票改后一周和之前相比,用一卡通的乘客比例从原本的近80%增长到85%以上,一卡通发卡量增加40%左右,日均增加8000张,退卡量则基本持平。不过,按照历年规律,受旅游客流影响,元旦期间发卡量会有所增加,此时间段与票改后一周的数据统计有所重合。
昨晚北青报记者来到10号线国贸站,在5点50分到6点20分这半小时内,在国贸地铁站E东三环中路出站口处,售卡/充值处办理充值业务的共有57人次,自助或人工购买单程票的共67人次。同时段内购买单程票的人数略多。不过,北青报记者统计昨晚6点20分到6点30分乘客刷卡出站的情况后发现,从E口往双井方向进闸口进站的乘客,刷一卡通进站的有406人次,使用单程票的仅有10人次,使用单程票的乘客大大少于刷一卡通的乘客。文/本报记者 刘珜
相关新闻
地铁北京南站打击黄牛倒地铁票
本报讯(记者 刘珜)地铁北京南站毗邻火车站,外埠乘客较多。票改之后,乘客对于所去地点不熟悉加之对地铁购票不熟悉,一些黄牛利用乘客不熟悉票价进行欺诈,对此南站将大力打击黄牛。
北京南站日均进出站客流量大,40%左右的乘客会选择购买单程票卡,给售票带来一定压力。北京南站在46台闸机、22台自动售票机、6台人工售票窗口的基础上,新增移动售票亭5个,另外,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增开临时售票处2个。为提高人工售票速度,缓解购票压力,北京南站还增加了20名车站服务人员。
针对黄牛“帮助”乘客购票从中收取服务费的行为,北京南站通过在自动售票机前增加服务人员以及利用站内监控系统随时观察自动售票机前购票情况的方式进行打击,一旦发现有黄牛出现,将立即通知驻站民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请关注新华旅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