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华网石家庄12月31日电(强朝晖)“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儿时的美好渴望和记忆,如今伴着悠扬婉转丝弦锣鼓声通过文化大院,在河北省深州市465个村庄的农民家门口变成了现实。
深州市文化底蕴深厚,农民自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为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深州市通过镇村帮建、企业捐建、村民自建等多种创建模式,把文化大院建到了农民家门口,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大院、户户闻歌声。
出门不到50米,远的500米,用不了10分钟就能凑在一起演演节目。针对自然村落大小不同,该市在小村建设1至2个文化大院,大村建设2至4个。文化大院不但为文艺迷找到了展示才艺的舞台,而且为群众提供了就近观赏文艺节目的好去处。
“锣鼓一响,饭碗都端不稳了,就要赶紧出去看戏。”大贾村的宿大柱满脸微笑地调侃着自己的妻子。自从文化大院建成后,他妻子高秀莲就成了那些“土演员”的忠实“粉丝”。他们村雅风文化大院的锣鼓成了村民的集结号,每次演节目都有两三百人去看。目前,全市共建成485个文化大院,这些文化大院正在成为周边村庄、县市农民文化活动的集散中心。
据介绍,这样构建起农村10分钟文化圈,让先进文化、现代文明充实新时代的农民精神世界。农民文化大院通过日常文艺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正能量传播在农村每一个角落。该市榆科镇农民张占礼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自家北屋前扩建起一座“文艺大厅”,创建起文化大院。今年以来,他又自创自导了评剧《一家人》、京剧《热土》、小品《要彩礼》等几个宣传文明新风的剧本,骑起三轮车到各村串演。在离他们不远的王家井镇窦王庄村支书李谭利用村委会建起文化大院,自己谱曲编调排演20多个反映农村文明新风的小品剧,被周边村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品支书”。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大院的建设水平,深州市制定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出台了管理制度,完备了管理档案;市财政每年拿出50多万元,用于支持和奖励;同时整合农村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等涉农项目、设施向文化大院倾斜,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