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2014:六个关键词解读陕西

2015-1-5 9:16:00  来源:陕西传媒网  进入论坛

关键词1:一带一路

2014年,我国经济领域波澜不惊。这一年,陕西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历史机遇,正在全面加快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为支撑的内陆开放开发战略高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裴成荣

所谓“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增长开始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向效益提升转型,投资由高强度大规模园区化开发逐步转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消费需求逐步由大众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外贸出口由过去低成本比较优势转向培育新优势。

为了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积极应对“三期叠加”挑战,我国加快构筑全方位开放战略,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从“东盟会议”、“APEC”会议到G20峰会,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尤其是“亚太梦”的提出,国内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贸园区的批复,都可以看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在此背景下,陕西一年来,围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先后举办了“西洽会-丝绸之路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全面深化“陕韩经贸合作”,西咸新区、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等获得国务院批复,“长安号”货运班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行,西安过境落地签通过,西安使馆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高陵实现撤县设区等一系列“新动作”向百姓完美展示。

2014年,是全面启动深化改革的元年。陕西在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既定部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方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方面积极抓住机遇,精准施策,系统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能源化工高端化,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城镇化,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等举措,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多元驱动力,促使经济发展从单一的能源化工依赖向多元发展、多级带动、多点支撑的结构转型。

从区域发展看,由于能源大市受煤炭石油价格走低影响,增长开始放缓;宝鸡、咸阳、汉中、渭南等“四小虎”则依托装备制造业的稳定增长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强势崛起。总体看,2014年陕西经济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虽然增速进一步放缓,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年度预计目标,但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

展望2015,伴随着美国QE的退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但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风险。从国内形势看,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加快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亚太梦”与亚太自贸区的提出,必将进一步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为陕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扩大内陆开发开放带来新机遇,继续助推陕西经济实现新起点上的稳步发展。经济“新常态”,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多元化驱动转型的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成熟,不断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思维、新模式,加快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作为西部能源大省,近年来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持续走低,给陕西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望2015,深化改革仍将是明年的主题。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陕西经济发展在努力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深层问题,积极主动地谋划长远,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陕西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我们不懈找寻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大力打造支柱产业”,化工、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及新材料产业提速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优化的城乡消费环境,使得人们的幸福感逐步提升。这一切,将为打造一个陕西经济升级版凝聚更多发展合力。

关键词2:社会治理

如果说经济的发展可以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社会的进步当然也可以用相应指标“大数据”来表示。但对于社会发展状况的考察,更重要的还是老百姓街谈巷议中的民生与民心,是人们内心普遍感受的社会信心、社会风气、社会满意度、社会凝聚力。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

2014,陕西社会的蓬勃发展和悄然进步,我们感同身受。

2014,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三个陕西”的目标和部署,把“中国梦”与三秦百姓的个人梦紧密融合,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省上出台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两个80%”投入到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领域。社会保障兜底。广覆盖,保基本,覆盖城乡的保障网初步建成。社会领域改革紧扣民生需求。新农保、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城乡全覆盖,并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异地报销难的瓶颈制约;义务教育阶段向前向后延伸,“大学区”制等教改探索,教育资源分布逐步趋向均衡。保障房建设建成面积全国领先,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两保合一保”,既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困难群体基本需求,又使我省商品房价格没有大起大落,市场保稳定,群众得实惠。

2014,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社区建设城乡一体亮点纷呈。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治污减排,畅通工程。大中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城郊农村探索建设“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更加到位,生活愈益方便,环境越来越好。“避灾扶贫移民”全国首创进展顺利,探索出贫困山区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因地制宜突破了薄弱环节彰显了陕西特色。

2014,“文化陕军”走向全国,“丝路起点”鼓舞人心。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陕西文化品牌。文化陕军走向全国,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陕西人的自豪感有所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陕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科教优势进一步彰显。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成功,我省七处遗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强化,“开放陕西”新形象走入人心。陕西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明显增强。

20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落地生根,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陕西好人”大量涌现,“正能量”得到弘扬,身边凡人善举可亲可敬,温暖人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线,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做到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和“吃拿卡要”等行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党风带动政风,“官风”影响民风,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明显好转。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风气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但,2014显然是陕西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关键一年。

2014,陕西社会的发展如同经济发展一样,也在实现着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型。由“管理”走向“治理”,由“治标”走向“治本”。

2015,我们正以稳健的步伐,阔步迈入“法治陕西”“内涵式发展”的社会新常态。

关键词3:黄河金三角

2014年4月,国务院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以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是全国唯一跨省区的承接产业示范区。黄河金三角区域,是远古炎帝、黄帝、蚩尤开疆拓土之处,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仓颉、女娲、姓氏起源等符号,折射出民族人文根脉。在民族每个发展过程,皆体现出英才辈出的特点,是司马迁、荀子、卫青、霍去病和白居易等故里、经行或出生之处。黄河金三角区域,更是中央红军经行和中条山英烈抗战之处,满含刚烈的民族奋争文化。众多历史遗存,加上自然禀赋,为全面开发旅游、人文休闲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

——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白永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黄河金三角”概念基本形成,黄河金三角区域包括陕西渭南、山西运城与临汾、河南三门峡市“三省四市”。“八五”期间晋陕豫相互合作不断活跃,并取得一定成效。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代表团联合呼吁:“建立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目标为“中西部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2014年4月,国务院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简称《规划》),以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是全国唯一跨省区的承接产业示范区。

以前在晋陕豫三省,也不乏国家层面布局的建设规划。如陕西有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河南有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山西有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黄河金三角的“三省四市”均处于被“边缘化”和“配角”的境地,很多优势被弱化或被忽略。《规划》的实施和推进,无疑变“边缘”为“中心”,变“配角”为“主角”,变“洼地”为“高地”。这将成为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发展最为重要的机遇,也成为腾飞的重要动力,乃至新常态格局下发展的重要区域。

就三省而言,黄河金三角共处黄河两岸,及两大支流渭河、汾河汇聚之处,相互毗邻。古诗“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即是这个区域地缘的真切写照。其地理位置可谓是,同处各省“门户”,山水相接。

就全国而言,黄河金三角位于中、西部交界地带,通华北、联西北、接中原,处于华北、西北、中南三个经济板块唯一的交接点。在全国流通中,可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同时也承载着优美的山水自然文化;在东中西协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谈起产业发展,黄河金三角由“边缘”变“中心”,呈现“高地效应”。“三省四市”同属中等城市,一直处于地理和产业发展边缘位置。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与太原、郑州和西安比较,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方面呈现出“洼地”状态。《规划》发布使得“四市”从“配角”变为“主角”,现在的“洼地”反而在产业承接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在不远的将来使产业“洼地”将会变为产业“高地”。

以陕西渭南为例,先前专家呼吁建设“陕西东大门”,《规划》发布后,定位为“三省四市”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发展区域。就交通而言,渭南距离西安高铁车程仅19分钟,而“四市”中其他三市距离各自省会交通依然十分便利,成为可以借助太原、西安和郑州“大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优势,并再造自身优势的有利条件。

自《规划》下发后,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召集“三省四市”专门部署,陕西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黄河金三角建设工作。10月28日,举办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副省长王莉霞到会并指示渭南要融入大西安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围绕《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2014-2020)》加快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到会三省四市代表还提出,打造以华山为核心的“大华山国际旅游目的地”设想。

如何“打破玻璃门,掀开天花板”?一方面要靠国家层面指导和支持,在产业准入、先行先试等方面给予倾斜;另一方面需要四市政府层面积极沟通,在多个领域寻求合作,用市场经济思维共同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机制,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作为全国唯一跨省产业承接示范区,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在东岸沿海、中西部重要城市得到长足发展之后,黄河金三角区域无疑成为新改革时代高速发展的重要区域,也必然会成为未来经济社会重要亮点。“三省四市”在这片土地上合作共建、共谋福祉,是实现“中国梦”成就一番伟业的重要举措。唯有合作、包容才能共荣,争当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沿,才能制造中国跨区域合作的奇迹。

关键词4:高压反腐

反腐成效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央继续高压反腐,陕西向中央基准看齐,重拳反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奋斗目标,打造了廉洁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所长 郭兴全

过去的201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纠“四风”,治贪腐,抓实效,正风肃纪博得群众高度赞扬,陕西也向中央基准看齐,重拳反腐,成效显著。这一年,由陕西省纪委,陕西省监察厅联合主办的反腐倡廉网络主阵地“秦风网”开通“曝光台”,截至2014年12月中旬,“曝光台”共通报了120条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36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13人,诫勉谈话455人。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祝作利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西安市委常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杨殿钟、西安市雁塔区副区长张晓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周建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汪汉臣被调查……

除了加大惩治力度外,2014年,陕西不仅受到中央巡视组的监督,也对部分市县开展巡视工作。各级巡视组剑指突出问题,特别是对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目前还在重要岗位但还有可能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顶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以及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问题,进行重点了解,对各级领导干部形成了有效震慑,充分发挥了巡视的监督作用。

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契机,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经过两轮调整,陕西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牵头、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的69个减少到现在的10个。案件检查室由3个增加到7个,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办案监督机构和办案人数均占60%以上。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一步强化。2014年9月,陕西省纪委在通报曝光18起违反公车使用规定问题时,不仅当事人受到处分,也追究了主管领导的主体责任,警示作用明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各级各类党员干部进行的一次廉政教育实践活动。陕西省从2013年6月起至2014年10月,分两批在全省11.97万个党组织、254.6万名党员中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查处参与公款吃喝和高消费问题78件、86人。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不断创新,2014年,陕西省委直面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顽疾,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干部管理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等五项从严管理干部的新制度,既贯彻落实了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精神,又为改善地方政治生态环境打下了制度基础。

四中全会标志着继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之后,我国开启了法治反腐的新阶段。法治反腐本身并不是反腐败的目标,而是反腐败的路径。反腐败的目标应该是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廉洁发展,最终建成廉洁政治。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培育廉洁法治环境,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是法治反腐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

2014年,反腐打老虎战绩赫赫、令人振奋,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有任何懈怠。治标虽有助于治本,但是治标不等于治本,腐败黑数和腐败呆账还很大,治本不力不仅难以巩固治标成果,还可能会再添腐败新账,反腐败依然任重道远。

展望2015年,在基本解决了“不敢腐”的问题后,如何解决“不能腐”和“不想腐”的问题,就必须继续加强腐败案件查处,同时寻求从法治上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扎紧廉政制度的笼子,走出“边反边腐”、“越反越腐”的恶性循环怪圈。

关键词5:养老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将逐步趋于合理、公正与可持续。但是,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分迫切。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思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要求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改变养老服务业的管理模式,为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提供政策保障。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调查资料显示,新建养老机构一般需要数千万元的前期投入,4-7年才能初步实现收支平衡,有的投资回报期甚至长达20年。同时,养老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大多是高龄老人,属意外事件、意外伤害、疾病突发、死亡率高的人群,突发事故与服务纠纷频繁,大多数民间投资者对养老服务业望而却步。

访谈资料显示,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机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享用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建设补贴与运营补贴、减免水电气暖费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据调查,这些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到位。陕西省规定,只有入住率达到50%以上、各种证件齐全的民办养老机构,才能在三年内分三次共获得2000-3000元/每床位的一次性新建、改扩建补贴;由于民政部门与水电气暖公司的协调沟通不畅,水电气暖等优惠政策无法落实,抑制了投资者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积极性。

发展社会养老,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

倡导、支持、扶持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专业养老服务集团公司,在社区布局服务网点,进行连锁经营。政府通过向入驻社区的养老服务网点购买养老服务,向社区内缺乏自我服务和家庭服务能力的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福利性养老服务;社区内中、高等收入的健康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直接向商业网点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投资建设社区内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对入住社区的养老服务公司进行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监管,维护社区养老服务秩序。

办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福利性养老机构,办好向缺乏居家养老条件的低收入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是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关键环节。采取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办民营等多种形式,建设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发展提供中、高档养老服务的商业性养老机构。在期望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有相当部分具有对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

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民间关于养老服务特殊性的真实写照。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的养老服务人员将成为我国最短缺的养老服务资源。依据我国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数量及其家庭支付能力的现状与趋势,以及高智能养老陪护机器人的研制、生产成本测算,到2030年,我国高智能养老陪护机器人至少有累计4万亿元的市场需求规模。因此,张思锋教授建议把研制高智能养老陪护机器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设定时限内组织集成式协同攻关;把生产高智能养老陪护机器人,列入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关键词6:确权颁证

2014陕西三农领域改革大幕拉开,亮点频出,确权颁证、职业农民、特色农业、精准扶贫、安全饮水等成为陕西三农领域的关键词。期待新的一年里,改革创新与法治建设能够真正成为陕西三农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农业和农村能够活力勃发而又井然有序,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壮大,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成长,新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展,让三秦农民更富裕,全省农村更美丽,陕西农业更现代,开辟新常态下新篇章,成为引领新常态的排头兵。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王建康

多少年来,土地被视为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土地被细碎化地掌握在农民手里。2014年,陕西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乡镇开展土地确权,逐块丈量确定承包地四至边界和空间位置,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真正做到为农民“定地”、使土地“定权”、让农民“定心”。一方面让农民安心经营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另一方面也能让从事非农产业的群众放心地流转土地、转移转业,把人从地上解放出来,把地从人手里解放出来;同时,还可用权证、土地抵押贷款,破解农民融资难题。

围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大目标,2014年,陕西开创了认定高级职业农民的全国首例。84位新型高级职业农民领到了首批证书,随后,地市级认定中级职业农民55名,区县认定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据悉,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20万人。通过职业农民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陕西在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方面率先发力。

果业是陕西的传统优势产业。世界苹果七个中就有一个,猕猴桃三个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卖难或卖上好价钱难开始显现。2014年电子商务为陕西果业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发展插上了漂洋过海销往四方的“翅膀”。仅周至县,全年通过网络销售猕猴桃的电商企业就有43家,销售量也从200吨增至3500吨左右。二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以及新的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育壮大。西乡樱花沟、礼泉袁家村、兴平马嵬驿、周至水街等成为旅游热点。油用牡丹这一新的特色农业正在三秦大地悄然快速崛起。目前陕西已有油用牡丹15万亩。按照规划到2020年,陕西将在77个县(市、区)建设油用牡丹生产基地200万亩,加上初榨将形成一个产值在440亿元的庞大产业。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扶贫瞄不准问题,我省创新扶贫开发考核机制,下调对各市GDP考核分值权重,提高了贫困人口脱贫数量、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考核分值权重。西安、安康两市率先取消对11个贫困县的GDP考核。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将92%的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切块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85.5%的项目资金直接用于扶持到户,探索实施了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让扶贫资金投入到真正该扶的穷人,真正上的项目,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功能。

新年新期待。截至目前,三农领域的改革仅仅是拉开了大幕,制度创新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改革还将长期处在进行时。与其他领域一样,改革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推动,改革的成果也要得到法治的保障。

2015年是法治元年,而法治的生命线在于公正。就三农领域而言,就是要在公共资源投入方面公正地对待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权,公平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更要严格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规范完善并严格实施征地补偿相关法规,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土地自愿有序流转,让农民能够充分得地之利;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更加规范科学,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手段更加科学有效,政策设计更加精准,特别是坚决避免扰乱市场机制作用的“好心办坏事”。


编辑:秦人
关键词:规划 中原经济区 QE 陕西文化 陕西经济发展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