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1月2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富平县宫里镇的桑园窑址考古中,发现了500多座窑炉,是迄今已知的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专家根据窑场出土的鸱吻、兽面砖等建材分析,此窑群与唐中宗定陵陵寝、地宫建设密切相关,甚至很可能部分供应了其他城池建设的需求。
据介绍,2013年至2014年,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窑炉、取土与初加工土料的场所、坯泥堆积坑和窑后排水设施,了解了窑场烧制中的分工情况。“经调查勘探,估计窑炉总数量超过500座,目前已经揭露的窑炉26座,皆为马蹄形半倒焰式馒头窑,由窑门、窑室(火膛、窑床)、吸烟孔、烟室、烟囱等组成,大部分窑炉顶部不存,少量窑炉保存完整。”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于春雷说,已发掘的窑炉有两座窑壁上发现修建窑炉时工匠留下的颇显书法功力的文字,还有部分绘画作品,说明当时修建窑场的工匠中有文化水平颇高的人员参加。发掘中出土装了部分坯件但未使用即废弃的窑炉,说明装坯和掏窑分别由不同的人群承担。整个窑场各环节分工明确,每个工种都有技师,这些技师或许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唐甄官署下辖的“巧儿匠”“长上匠”。
根据对唐代帝陵进行的考古工作证实,唐十八陵中,有十一座都在附近发现有砖窑遗存,数量在三至七座不等。与定陵同位于富平县的丰陵附近也有三座砖瓦窑,说明修建唐陵的同时建窑是通常的模式。另外,通过与定陵下宫所使用砖瓦的比对,两地砖瓦类型一致、纹饰一致。据此可以判断,修建定陵所用的砖瓦均来自于桑园砖瓦窑址。“目前十三组窑炉中,只发掘了六组,且多靠近南部,时代特征不晚于中宗前后,但也没有到初唐。”专家表示,桑园砖瓦窑所在的富平县,在唐代初期就有烧造砖瓦的成熟技艺,在富平县银沟遗址发现有两排一组的陶窑,形制与桑园窑址相同,时代在高宗武则天前后。银钩遗址距离桑园窑址仅11公里,桑园是否也于初唐就开始烧窑,还有待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