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云浮“三大思维”织就群众文化梦

2015-1-28 22:08: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本报驻深圳记者 谭志红 通讯员 范健飞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素有“广东大西关”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三大富有云浮特色的文化品牌。近年来,云浮市掀起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浪潮,运用文化底线思维、文化发展思维和文化创新思维,为基层群众编织文化之梦。在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该市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多种形式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让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城市因文化发展而声名鹊起。

社会共建助力传统历史文化村落艺术转身

在云浮的西部,有一处近年来方为外人所知的郁南兰寨古村,这里人杰地灵,历史底蕴深厚,瑶族文化丰富多彩,保留了众多文物古迹。现保存较好的有双桂堂古屋、瑞昌大屋、状元及第古庙等。近年来,得益于社会力量的引入,兰寨古村成功转身,成为两广地区崭露头角的文化创意和写生创作的平台——“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目前已建成“状元进士馆”“十德文化馆”“农耕典当馆”和书画展示馆等具有南江文化的展馆,依托“状元亭”“状元许愿树”“状元路”,政府打造出“状元休闲区”,在这里组织举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并与一众院校共建近20个写生创作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前来艺术创作的游客络绎不绝,发展势头喜人。

而在云浮的南部,同样有一处村落正如火如荼地投入文化艺术村的建设中,它就是新兴龙山塘村。围绕中国禅文化、依托秀丽的田园风光,该村利用现存的古建筑群,将特色旧民居改造成画家村,并精心设置各类艺术创意雕塑和古制陶瓷器皿,凸显艺术氛围。届时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参禅悟禅,还能绘画、摄影,进行艺术创作。

据了解,在文化艺术村的建设中,群众踊跃投身建设,主动将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古民居租让给政府使用,同时积极与政府对接,出谋划策,同时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而在云浮各地,社会参与办文化、共建共享文化成果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校企合作、民间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群众之间的合作、村与村之间的合作,上述的合作方式通过社会血缘关系,农耕文化与宗族文化形成合力,营造团结向上的社会氛围和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全市迸发出你追我赶的文化发展态势,为云浮基层群众圆文化梦而积极探索。

政府主导文化惠民工作实施菜单式服务

通过创新形式,云浮突破文艺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的制约,党员带头率先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工作,打破过去单纯依靠演出队伍下乡表演的模式,“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把文化惠民转变为展示自我、娱乐大众、共建共享的舞台。

根据群众的需要,云浮市实行菜单式文化服务,把“我给你”转变为“你需我送”,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群众看戏难、看书难、观影难问题,使先进文化在展演娱乐的同时扎根基层。

云浮同时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结合,不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指导培训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还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倾斜,出台《云浮市促进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办法》、《云浮市业余曲艺社团资金扶持办法》,每年为全市50人以上的群众文艺社团提供价值20万元的设备设施扶持。

群众参与积极投身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

云浮市有一只文化志愿者队伍,由全市86个曲艺私伙局、55个群众文艺社团、46个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组成。在云浮公共文化服务一线,经常能看到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身影。

近年来,云浮市文化志愿者队伍扭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踊跃参与各类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组织策划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他们积极投身基层,活跃在各地的文化广场、边远山区乡村,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图书管理、文博讲解、非遗宣传、公益电影放映、文化市场监督检查、公共文化场馆秩序维持等挥洒汗水,用无私奉献的精神筑就云浮基层群众文化的梦想。

对于社会共建、共享文化成果的文化发展模式,云浮市文化部门有关领导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引导和有效发挥社会办文化的力量,开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编辑:秦人
关键词:云浮市 基层 志愿者 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