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驻广西记者 冯钰珊 通讯员 刘 飞
“新农村,清洁好,讲健康,靠环保;理事会,唱主角,民参与,众肩挑。”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送戏下乡村村演”活动来到当地的五将镇义德村村级活动中心。在这次送戏下乡活动中,来自昭平县文工团的演员们特别将政府的惠农方针政策、生态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的新人新事等编排成小品、快板、舞蹈等节目送到当地。舞台下,观看演出的村民们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喝彩声,昔日宁静的小山村也突然热闹起来。尽管当天飘着零星冬雨,但仍有近百名当地村民坚持看完了整场演出。
“我们这些老人就觉得他们演得好,有些节目比电视里演得还好看。下次如果再有演出来,一定要提前给我们说一声。”“只看一场的话太不过瘾,希望这样的演出能够经常来,给农村生活增添些热闹。”说到送戏下乡演出,在采访中,赵天高等义德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对演出的喜爱。
昭平县位于桂东南的山区地带,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底子和各项基础设施都较为薄弱。但近年来,随着昭平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当地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热情也在日益增加。“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大家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大中村村支书陆凡军说。
针对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2013年,昭平县将“送戏下乡村村演”作为该县的文化惠民重点工程之一,开始逐年实施。该活动引导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先后在全县152个村送上100多场演出,为村民带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大餐”,给农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文艺下乡演出和农民自娱自乐的需要,近几年,昭平县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建成了50多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分别配备有公共服务楼、篮球场、戏台等公共文化设施。另外,分别为全县12个乡镇配备了10万元的舞台灯光、音响、乐器等文艺演出设备。但由于资金有限,尚有部分乡村没能建起演出舞台。为此,昭平县陆续投入30多万元,为“送戏下乡村村演”购置流动舞台车,演到哪里,就将舞台搭在哪里。
如今,在“送戏下乡村村演”文艺氛围的带动下,昭平各地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日益提升。目前,全县有组织或自发地组建了60多支农民演出队。“文化惠民的目标就是要确保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昭平县文化体育广电局局长左忠才表示,“除了广泛送戏下乡,我们还要鼓励这些农民演出队自编自演,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品、山歌等文艺作品,并进行惠民演出,逐渐实现‘一支文艺队伍带活一个村’。”
“结合各种举措,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村民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对于昭平实现文艺下乡、广泛惠民的梦想,左忠才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