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正在为农民进行田间技术指导。
资料图片
在我国西部关中平原腹地,坐落着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她以其鲜明的农科特色而享誉国内外,她的名字叫杨凌。
4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如今,在这块后稷曾洒下汗水的地方,作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杨凌,仍在续写着现代农业的辉煌……
——1934年,国民政府在这里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此奠定了杨凌以农立城的第一块基石。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陆续在这里布局了10所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5000多名科教人员,被誉为“农科城”。
几十年来,一代代后稷传人,以振兴我国农业为己任,扎根西部,不畏艰苦,先后培育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碧蚂1号”和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品种“小偃6号”、我国自育苹果优良品种“秦冠苹果”、莎能奶山羊、秦川牛、“西农8号”西瓜、“秦白”系列大白菜、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等在国内国际领先的众多农业科研成果,涌现出李仪祉、辛树帜、石声汉、沙玉清、周尧以及虞宏正、赵洪璋、朱显谟、李振声、李振岐、山仑等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大师和两院院士,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多项,获奖成果18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8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累计培养输送各类农业专业人才16万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充分发挥杨凌农业科教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从此,杨凌肩负起了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神圣使命。
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始终围绕肩负的国家使命,正确处理“示范”与“吃饭”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以现代农业推动杨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有效整合区内科教资源,大力实施“区校一体,协同创新”战略,积极探索出立足陕西、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示范推广新路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1999年9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杨凌示范区10家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我国农业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入“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也跻身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行列。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杨凌科技示范推广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中,明确了杨凌今后发展的目标: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使杨凌示范区发展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村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杨凌示范区的建设发展,始终得到国家各共建部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上领导多次到杨凌调研考察、指导工作,给予多方面的关心指导。省委、省政府还及时制定了贯彻《批复》的《实施意见》。
2011年7月22日,时任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在杨凌调研时提出,杨凌示范区要与区内两所大学加强合作,融合发展,区校一体,协同创新,使示范区体制机制优势与大学科教优势强强联合,凝聚科技示范推广的整体合力。
2014年9月,陕西省委还就杨凌示范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融合发展进行专题调研,以促进示范区更好履行国家使命,确保国务院《批复》提出的“五个重要”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杨凌”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陕西省副省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任祝列克说,示范区紧紧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抓住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这个中心工作,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用科技示范取得的显著成效,有力地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设立杨凌示范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17年来,杨凌示范区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目前,已在我国18个省区140个市县布局建立了207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总面积达5200多万亩,年实际推广效益141.8亿元,年培训农民3.84万人次,累计培训农民超过20万人次。推广国内外动植物良种1700多个,面积超过2亿亩,转化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00多项,干旱半干旱地区50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为支撑和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