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非要以年份作为切割流行语文的当年特质,也不是不成——尽管就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而言,终于一言难尽……如你所知,一个时髦热词既不会按阳历时辰“出生”,也不会照阴历时辰“死去”。
当然,“年度”确实方便“标记”,比如刚刚过去的2014年,以修辞视角看,确有五六款修辞格表现抢眼,如“卖萌格”“方言格”“绑架格”“字幕格”等,就都是。
严格说,这些稀奇古怪的“辞格”并未在学术辞书里现身,可在实际语用中,它们张牙舞爪,风头正劲。“卖萌”也好,“绑架”也罢,称谓听着唬人诡异,但其本质,基本属于传统修辞格的变异、升级或迭代……正如那个网友的神吐槽:“众筹,难道不就是‘要饭’的雅称?”
卖萌修辞
装疯卖傻也是生意
作为翻新修辞格之一,从某电商客服跟买家聊天“亲”啊“亲”个没完那时起,“卖萌修辞”已初现端倪。到了2014年,它已蔚然成风——热词“萌萌哒”快成百搭句了,美女帅哥用,广场大妈也敢挂嘴边儿,随时甩出去“萌”人。“越野车看见大卡车倒在路边,便上前询问,大卡车说:‘今天碰到一个可爱的小跑车!’‘撞上了?’‘不,被她萌翻了’”……可将2014年秋网络热传的这个段子视为2014年“卖萌修辞”大行其道的一个小旁证——卖萌修辞已泛化为老少咸宜时文风尚的主力推手。
“卖萌修辞”当然孤单——搜索旁近近义词词群,撒娇、嗲、装嫩之类的各种俗词,都跟“卖萌”是街坊,不同的是,相对于“撒娇”,“卖萌修辞”更隐蔽,更得体:一个年过五十的大叔还在撒娇自然会有点儿不好意思,可假使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跟网友“妹纸”来“妹纸”去地卖萌,却大可其乐融融……2014,“卖萌”通吃一切,而其得逞因由在于,它更容易讨取年轻世代人群的欢心——亲切死了。
挑剔卖萌语文乃至卖萌美学大行其道的原因,长话短说,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当属主因。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和气生财”在2014年,已迭代为萌、装萌、扮萌或卖萌。落实到语文里就是,它既可化解紧张和焦虑,也可以将忧愁或对抗分解,将诉求萌化,萌到脑残状,各种纠结、焦虑、对抗也就不那么刺激和显眼了。
当然,“萌化”不会改变一切,可经由“卖萌修辞”的“美图秀秀”,至少构筑出一个以“萌”为表的虚拟安全感——可实质是,它当然是一个温和温柔温暖的掩体,但却抵挡不了一粒子弹。
字幕修辞
实实在在的伪互动
伴随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火爆,“字幕格”修辞在视频、电视文本中开始风靡——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更像是“弹幕文化”的一种变格。实例是,在芒果台的各类固定娱乐节目里曾零星出现的字幕辅助修辞法,到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1”“爸爸去哪儿2”等真人秀节目中,配比日益加大,效果日益凸显。
字幕修辞所期许或已然可见的修辞效果是立体化的:渲染,补足,年轻化迎合、暗示等,都在其谋划之中,而有些修辞效果甚至超出预期——比如融入网友的观看弹幕评论、出场明星标签化命名、个性渲染、网络语文符号带入等……如此种种,甚至已在电视业综艺类真人秀类节目群中构建出一个新行当:字幕包装。对产品而言,它是一种深加工级别的创意化包装,算“深加工”。其精妙是,它既是契合产品定位的再度加工,也在不同程度上适度游离节目规定情节,换以观者视角,像影视修辞里常见的声画分立一样。
它仿拟“互动”——因为,它或“赞美”或“吐槽”的那个“终端反馈”是虚拟的——尽管如此,还是要承认的是,其初衷正确无误:电视产品制造者是在意观众,在意坐在电视机前嗑瓜子、刷微博、斟鸡汤、掉眼泪、挥拳头的“观众”你的——于是,尽管它仅仅是一种伪互动,可它期许互动,在意互动,并在某种程度上以字幕修辞这样一种方式达成了一种看上去很像真互动的、实实在在的“伪互动”。
男票女票普遍孤独
拟音修辞
先上例句:“你造吗…有兽…为直在想…神兽…我会像间酱紫…古琼气…对饮说…其实…为直都…宣你!宣你恩久了,做我女票吧!”
上面这个句群出自《爱情公寓》中一段广为传播的台词,虽然里面每个字都是中文,可不“翻译”,还是搞不懂。
译文: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会像今天这样子,鼓起勇气,对你说,其实,我一直都,喜欢你!喜欢你很久了,做我女朋友吧!
2014年,这种需要“翻译”的中文在网络语境里正越来越多。经由翻译可知,造=知道,有兽=有时候,为直=我一直,神兽=什么时候,宣你=喜欢你……这种被我称之为“大舌头修辞”的修辞格2014年表现抢眼,甚至就连原本一口纯正京腔的北京土著,只要进入社交网络语境,立刻南腔北调——他们不是“大舌头”,但却在扮演“大舌头”,他们也不是“鼻炎患者”,却在仿拟重浊的鼻音……横竖不好好说话。
在屏社交年代,这种模拟大舌头读音、仿拟方言读音的“读音象声拟词”与互联网文化同步而来,最初它基于误植,可到了2014年,它演变为一种刻意的方言拟音,并顺便达成装疯卖傻、卖萌求宠的修辞效,而就实际交流效果而言,其语用过程确可强化表达个性,让传统修辞格里的“拟音修辞”在网络时代花样复活。
简单说,普遍的孤独感是“大舌修辞”在2014年泛滥成灾的主因。当电视节目或者春晚不再是凝聚亲人、朋友的“502”,当饭局沦为策划局、聚会时间成本陡增、当常言的“社交”演变为一种以微信、朋友圈、公共订阅号为主体的所谓“屏社交”、致使“点赞之交”向“点赞人生”大踏步挺进的背景下,以大舌修辞(拟音修辞)这种低成本修辞法少许营造出一点点卑微乐趣,很好理解。
暴力式分享
绑架修辞
依我之见,“绑架修辞”也是一种伴随状修辞格,它是一种伴随自媒体兴盛而生发衍生而来的语文表述方式,并主要体现在“转发”信息时的“附言”中。而若细分又有不同形态:附言后缀类如“经典啊”“听得懂的转”“逆天了……封前速看”,标题类如“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简单说,此类带有要挟、绑架意味的“附言”是此前曾流行过的“一生体”的个性升级版:“一生要读的60本书”(呸,为什么不是59本?)“一生要去的60个地方”(呸,为什么不是61个?)……猛一看十足温柔,可其本质即文字“绑架”,和和气气地绑架。
当然,“绑架修辞”的本意,大部分来自挚爱之情,可在百姓皆商、朋友圈沦为广告的语境里,它也必然成为一种温和其表绑架潜在“顾客”阅读自由、选择自由的一种商业语文,它虽然未必在修辞教科书中位列一席,却极具实用性,时效性。简单说,绑架格修辞的本意与其修辞效果常常南辕北辙——本意是以一种夸张修辞而达成的分享渴望、关注渴望,可最终常演变为接收者的厌倦或鄙视……这样,所谓“绑架”常常不过是未遂的“绑架”。
常言道,强扭的瓜不甜,硬摘的花不香,即或拥有强烈的分享意愿,也不应剥夺各位至爱亲朋的自主选择权。绑架修辞的心理驱动是生怕别人不读、不听、不看、被鄙视、被忽略,可大家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海量传输语境之中,就算没看、不看、漏看,又怎样?在一个你是个伟大的“txt”我是个壮美的“Word”的同一信息生态里,你确定你的“转发”确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看会一生后悔的优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