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33年前,韩城堂兄弟雇合阳男子挖水窖,还有一半工钱未付双方失去联系。
33年中,哥俩一直为此无法安心,并持续找寻挖窖人
33年后,经过努力哥俩终于找到了挖窖人,登门还了钱
1981年夏季,韩城市党家村一对堂兄弟请合阳县一村民给家里挖水窖,欠下一半工钱16.5元未付,孰料之后阴差阳错双方失去了联系,但找人还钱的念头,成了兄弟俩的一个心病。去年年底,这对七旬左右的兄弟,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挖窖人,并登门还上了33年前的旧账。
1月5日下午,在合阳县百良镇段家庄村南阿场组,已经62岁的挖水窖人王生民说起这事也是百感交集,“都过去33年了还记着还钱,真是实诚人。”
付另一半工钱时找不到挖水窖的人了
1981年,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五组村民吃的是深井水,用辘轳打水费劲也费时。那年春天,组里的人纷纷请人在自家院子里打水窖储水。党载重、党治中俩堂兄弟顺便也请人打了口能存7方水供两家人用的水窖。当时,他们只知道打水窖的人叫“生民”,是合阳县人,哪个镇、哪个村的、姓啥,兄弟俩也没细问。
兄弟俩所说的“生民”其实是合阳县百良镇段家庄村的王生民,当年他只有29岁,农闲时间与8个本村的农民到韩城西庄镇一带帮人打水窖挣钱。
“记得当时说定的工钱是33元,打好后先给一半,等水窖装水试水后不漏水再给另一半16.5元。”党载重说,“生民是骑着自行车出来挣钱的,起早贪黑挖了4天才挖好,装水后过了有半个月,我们再找他时,却联系不上了。”
1月6日上午,党载重回忆说,当初他们也没在意,想着他会上门来讨要,谁知过了一年都不见人来。“当时没有问清楚人家的详细住址,也没有电话。”党载重说,“那几年我当民办教师,学校家里两头跑,堂弟党治中在家务农,为了生计一时也顾不上找人,但我们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事,有空也打听一下。”
据了解,16.5元在1981年也不是个小数目,足够一个青年人两个月的生活费。当年,王生民等人在党家村周边的村子挖完水窖后,就各奔东西了。王生民去了一家机砖厂打工,但打工不久就出了事,左脚被夹伤,脚面被截去了一半,成了4级残疾人。“出院后,我行动不便,也就没有心思去30多公里外的韩城要那16.5元了,那个年月,农村人经济都不宽裕。”王生民说,“慢慢的,农村日子也好过了,那些欠钱几乎都忘了。”
堂兄弟俩曾计划骑摩托到合阳逐村找人
“找不到当年的挖水窖人,还不上欠人家的工钱,始终都是我们兄弟俩的心病。”党载重说,“我们这一辈子从没有欠过人家什么,就是这16.5元钱老是让人不安心。”
去年春节,71岁的党载重和68岁的堂弟党治中商量,等天气暖和后买一辆摩托,去合阳县逐村去找挖水窖人。“恰巧,去年夏天碰到了一个抓蝎子的合阳县百良镇人,一打听,这个人说有个叫王生民的人,年龄与我们要找的人相符,就是左脚有残疾,具体是哪个村的又不太清楚。”党治中说,去年11月25日,兄弟俩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合阳县残联寻求帮助,在残联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找到了登记在册的王生民的家庭住址。
“我们会把最美好的情义带给最善良的人们”
去年11月26日,党载重、党治中一大早就搭车从韩城党家村去合阳县百良镇,沿着108国道一路打听过去,连续问了13个人,终于在段家庄村南阿场组找到了他们苦苦寻找了33年的挖水窖人。33年后,故人重逢,3人相拥而泣,村民们得知这持续了33年的寻人故事后都很感动,纷纷到王生民家看望问询。
村民王东升说,“王生民为人实在,他曾经开过煤球厂,别人欠他3万多元,他从没上门逼过债。”
“我们来时怀着碰运气的心情,也没买礼品,就拿出500元钱,王生民推辞了半天说放下100元意思一下就行,直到我说再不拿,我这一辈子心都不安时,他才勉强收下。”党载重说,“临走,生民还把他家的大葱、红薯等给我们装了一蛇皮袋。”这次相聚后,党载重感触良多,回家便提笔给王生民写了一封信,他也希望能够再跟这位老朋友相聚。之后10天里,他接连打了18通电话,总算把王生民和他老伴邀请到了党家村做客。到镇上,找了家好馆子大家吃了一顿炒菜,临走党载重又给王生民和他的两个孙子买了MP4、茶叶、小食品等礼物,并将写的信交给了王生民。
“无论如何,我有决心找到你,否则我就永远不会安心……我突然有种预感,我们永远都会把最美好的情义带给人间最善良的人们……”在党载重给王生民的信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