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莫言来西安参加活动时与勒·克莱齐奥接受采访
莫言参观秦兵马俑
在西安参加与勒·克莱齐奥的对话活动时,莫言曾说,他本来希望和给他写过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对面地交流,但因为一个很重要的会,他不得不赶回北京。随后,他又从北京赶赴广州。在西安期间,华商报记者也感受到了作为文学明星的莫言忙碌的程度。
在西安话题:长安与丝路
8月15日,莫言抵达西安,一下飞机便陷入到媒体的包围中,在闪光灯不停地闪动下,莫言走出机场,步入他已20多次来过的城市。这一次,西安面对莫言显然比他此前20多次的总和还要热情。16日,莫言与勒·克莱齐奥一起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下午又登上了西安城墙,晚上还要接受宴请。17日下午2点开始莫言与勒·克莱齐奥进行了有关长安与丝路的对话。
莫言在西安的三天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密,并且只要出现在公众场合,他就被热情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在中国作家中,享受这种待遇的,恐怕也仅仅是莫言一人而已。莫言谈到西安的城墙和兵马俑时金句频出,“城墙圈住了我们文化的心,圈住了我们历史的根”可以说是其中的经典金句。而对于丝路这个大话题,他也能举重若轻,以继承与创新为主线,展开自己的评点。
在与勒·克莱齐奥的对话中,莫言提到为了准备这次对话,他特意做了“功课”,看了对方的小说。
在北京话题:翻译与汉学家
18日,莫言回到北京,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当天,莫言作了主题发言。
作为受益于翻译的中国作家,莫言谈道:“翻译家如果真的喜欢一部作品,就必定会与作家建立某种情感的共鸣,与书中人物建立情感的共鸣。”他所提到的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观念,也在第二天得到了贾平凹的再次强调和赞同。
莫言在发言中提到的例子很典型,“我读过好几个版本的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著作《静静的顿河》,对其中有些细节印象很深。翻译家金人先生描写,马烦躁不安时不断地‘捯’动它的蹄子。而有的译本翻译成马‘移动’蹄子,作为中国读者,会觉得‘捯’更加传神。”
在广州话题:喧嚣与真实
19日,莫言又移形换影出现在广州,在这里参加“拙见2014”年度盛典。在广州大剧院,莫言作了一场以“喧嚣与真实”为题的21分钟演讲,并在此后接受提问与观众互动。
莫言说自己过去演讲很少写讲话稿,“这次非常认真地准备了半个上午!”他以《喧嚣与真实》为题展开,“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个社会不喧嚣。当然了,我们冷静想一想,从多个角度来考量一下,喧嚣也不完全是负面。喧嚣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记者 谢勇强)
记者观察
交替生活在喧嚣与真实里
莫言很忙,他生活在人们的关注中。他说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应该习惯喧嚣,并具备习惯喧嚣跟发现正能量的能力,在广州回答观众提问时他说:“我是交替生活在喧嚣和真实里面。现在我们生活在喧嚣里,但这也是我自愿的,因为面对面跟广大读者交流非常有意思,我在说话讲故事的时候,也在反省自我。当然,我想作为一个作家,或者是因为我的个性,我还是喜欢相对安宁的生活,有的作家可以在咖啡馆大街上写作,我还是愿意躲到不被干扰的地方去。一个人有两个层面,如果把个性非常安静的人,放到荒岛上十年,他也想寻找城市。把喜欢热闹的人放到特别嘈杂的地方他也想寻找宁静。”
莫言说每个月会有个大概的计划,几号要去参加什么活动。从15日到19日这几天他的活动安排,可以管窥莫言的忙碌程度。一位参加了广州活动的女士对华商报记者说,莫言是所有演讲者中,效果最好的之一,“他有一种冷幽默,而且所有问题都难不倒他。”
实际上,以莫言当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要他愿意可以比现在更忙。2013年年底时,莫言曾说,“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这一年我非常惭愧地告诉大家,我没有读一本书。一年到头来,开会、演讲,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2014年已经过去了大半,不知到了年底时,他该如何总结这一年的收获?谢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