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秘鲁:鲜活的遗迹
在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石砖墙、莫切(Moche)精美的土庙和卡拉尔(Caral)的神圣金字塔之外,秘鲁的文明自万余年之前就已发源于寒冷的安第斯高原。
是这些居住于四千余米寒冷高原的人民建造了印加帝国失落的古城,是他们设计了复杂曲折的印加之路,是他们规划了令人惊叹的水利与农业工程。这些捕猎野兽,采集野果的先人们定居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在阿亚库乔(Ayacucho)大区的皮基马查(Pikimachay)、瓦努科(Huánuco)大区的拉里科查(Lauricocha)、塔克纳(Tacna)大区的特切帕拉(Toquepala)等地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足迹,调查人员因此得以获知秘鲁文明的诞生地。
大约七千年前,这些最初的定居者们离开了他们的洞穴,来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山谷,最终他们翻山越岭到达了海边。自此,这些捕食羊驼和鹿的猎人,摇身一变成了捡拾贝类,捕鱼抓虾的渔人;再以后,他们驯化了原本生长在沙漠中温暖山谷里的植物,成了农人。南卓克(Nanchoc)人,就见证了这一秘鲁人类历史上的戏剧性变化,他们最早开始种植豆子、玉米、土豆和棉花,从此结束了游猎的生活,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最早的村落。
当今公认的美洲地区最古老的文化:卡拉尔文化产生于大约四千多年前的苏沛(Supe)河谷,位于当今利马市的北部。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同期,这一文化彻底改变了秘鲁的的历史地位,使我国和中部美洲、尼罗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河流域一起,并列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卡拉尔文化是被称为“早期文明”阶段的代表文化,其主要特征为陶器的缺失(前陶器时代),以及以土坯建造的寺庙,圆形广场和围绕文化和行政中心建立的小型村落。这一阶段的典型考古遗迹有色钦(Sechín),位于安卡什(Ancash)大区的海岸;以及位于瓦努科(Huanuco)大区的科托什(Kotosh)叉手庙。
大约一千年之后在安第斯山区中北部,现在的安卡什大区,又产生了查文(Chavín)文化。这一文化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从“查文图案”的分布地区远至南部海岸地区和安第斯高原就可见一斑。该文化的宗教中心位于瓦克萨(Waqueqsa)河河谷,在今天的美丽的孔楚克(Conchucos)区内,也是秘鲁最大的考古遗迹之一。在卡拉尔文化被发现之前,查文文化被认为是秘鲁最早的文化。
公元前七百年,中部海岸地区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帕拉卡斯(Paracas)沙漠地区的最早的定居者就是这一令人赞叹的文化的创始人,他们都是出色的纺织匠人,以设计精美的纺织品震惊了世界;同时也以墓葬习俗和成功实施头部手术闻名于世,1940年代胡里奥·特略(Julio C. Tello)发现的遗迹证明了这一点。
目的地
北部海岸
位于拉利伯塔德大区和兰巴耶克大区之间的海岸地区是莫奇卡(Mochica)、思坎(Sicán)和兰巴耶(Lambayeque)三大光辉文化的诞生地。这些文化以他们高超的水利系统、使得他们能够在沙漠中获得耕地的大规模灌溉系统和精美的陶器艺术以及对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崇拜闻名。莫奇卡文化诞生于公元二世纪,是一个神权政治国家,由强大的武士神甫统治,他们崇拜Ai-Apaec神,他们神庙墙壁上的壁画和各个考古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绘画都展现了这位暴虐的毁灭之神的形象。
莫奇卡文化之后,公元600至1400年左右分别产生了思坎和兰巴耶克文化,这些文化在秘鲁北部干燥的森林中留下了许多建筑遗迹。最后,奇穆人,他们自认为是乘着筏子自海中而来的塔卡纳莫(Tacaynamo)神的后代,于1400至1470年之间统治着秘鲁的海岸地区,之后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还是被印加帝国所吞并。
莫切遗址(Complejo Huacas de Moche)
地址:北部海岸,特鲁基约
文化:莫奇卡文化
莫切遗址为莫奇卡文化最重要的宗教中心。其中的太阳神庙(Huaca del Sol)是前殖民时期美洲大陆最大的土坯建筑。其基座为尺寸巨大的长方形,上有若干平台和两座无顶金字塔。太阳神庙前建有月亮神庙(Huaca de LaLuna),由若干重叠的平台组成,墙壁上有壁画装饰,主要人物有毁灭之神Ai Apaec等。2010年该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遗址博物馆,非常推荐大家前去参观。
昌昌城(Chan Chan)
地址:北部海岸,特鲁基约
文化:奇穆文化
奇穆王国的主城,世界上最大的土坯建筑城市。该城的城墙与庙宇都有海鸟、鱼类和其他奇穆文化图案的浮雕装饰。该城是12至15世纪北方的权利中心,城内的九座宫殿及其他建筑中共有九位统治者居住,他们死后被就地埋葬,他们的宫殿也随之尘封。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该城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查文文化之后,公元最初几个世纪之时,这片土地上还产生了很多其他文化,其中包括影响秘鲁几乎整个北部海岸地区的莫奇卡(Mochica)文化,其中心位于拉利伯塔德(La Libertad)大区的莫切。这些先人以他们图案精美的陶器文明,他们精巧的金银器工艺和对水利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其能够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并为众多的居民提供足够食材。在这一区域的最初发展阶段完成之后,公元550年左右,该区域的第一个帝国崛起——瓦力(Wari)帝国。
作为蒂亚瓦纳科(Tiahuanaco)文明的延续,瓦力帝国位处属于当今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高原,控制着广阔的疆域,并最后建立了印加帝国(Tahuantinsuyo)。是他们首先开始规划前殖民时期各条道路,并奠定了后来库斯科印加帝国的社会行政基础。
随着瓦力帝国的没落,公元1200年左右开始了秘鲁文明的“中后时期”,并开始了第二次区域性大发展。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其玛(Ichma)文化,强大的帕恰卡玛(Pachacamac)神谕的创造者;钦查(Chincha)文化,伟大的海上商人,后来成为了印加帝国的商业伙伴;最为突出的是奇穆(Chimú)王国和文化,他们
是北方的伟人,占领了原属于莫奇卡(Mochica)人和兰巴耶克(Lambayeque)人的疆域。与他们的先人一样,奇穆人以他们精湛的陶器工艺和灌溉系统而文明。世界上最大的土坯建筑,庞大的昌昌城便是他们修建的。
这一时期也是查卓普亚(Chachopyas)人,意为“云上之人”发展其文明的时期。他们是庞大的亚马逊雨林的主人,在当地崎岖泥泞的土地上建起了瑰丽的城池和庙宇。当这些文化蓬勃发展之时,在库斯科比卡诺塔(Vilcanota)河谷,另一旁支的印加文化正在孕育,他们合纵连横,实现了领土的扩张。在战胜了阿普里马克和阿亚库乔的昌克(Chanca)人之后,印加人(历史给了他们这个名字)建立了当时美洲大陆最大的帝国。该帝国领土覆盖当今世界的六个国家,以强硬的社会控制和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将当时互相之间差异巨大的人口统一到了同一旗帜下。
公元十二至十五世纪之间,印加人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国度,道路交通阡陌,文化智慧交融。印加人并没有毁灭之前所攻占的部落的文化,而是将其去芜存菁,创造了自己的光辉文化,并推广给全体国民。
安第斯南部山区
安第斯南部山区始于寒冷的安第斯高原,的的喀喀湖畔,自公元前1500年起多个部落在那里一同行成了现在我们所称的蒂亚瓦纳科文化,这也是安第斯地区发展孕育时间最长的文化。这一早期文化以壮观的神庙和足以抵御当地严峻气候条件的发达种植系统而闻名于世。随后这里产生了安第斯山区的第一个帝国,瓦力帝国,于公元700至1200年间统治着当今秘鲁的大部分国土。这一帝国由多个不同民族组成,其中包括统治现在的阿普里马克大区、库斯科大区、阿亚库乔大区、胡宁大区的昌克与万卡(Chancas y Huancas)联邦;以及统治安第斯高原的科亚与卢帕卡(Collas y Lupacas)联邦。而正是这些民族中的一支最后聚集力量,文武并用,恩威并施,最终建立起了美洲大陆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
马丘比丘
地址:库斯科大区,乌鲁班巴(Urubamba)省
文化:印加文化
马丘比丘在一个世纪前由海勒姆·宾厄姆(Hiram Bingham)发现,这座印加古城是秘鲁最为宏伟的考古遗迹,也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马丘比丘建于群山环抱的密林之中,这里也生活着各色鸟类与美丽植物。这座印加古城是秘鲁最主要的旅游胜地,也是前殖民时期历史与自然条件的见证。在这片崇山峻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拥有万年悠久历史的秘鲁文明的伟大与极高的文化发展水平。
游客在马丘比丘能够亲历当年安第斯人民的伟大,他们的灵魂仿佛自出生那一刻就与山林紧密联系,这也让他们懂得尊重每一方山石,每一分水土,在层云之间建起了这座令人称奇的家园和庇护所。研究认为城池主要建于15世纪下半叶,帕查库特(Pachacútec)王的统治时期,也是印加帝国发展的顶峰。尽管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此地的实际作用仍然是一个迷,主要理论包括印加王的私人寓所、驯化野生植物的农业场所、防御亚马逊部落的要塞、观星台、或者为宗教或印加帝王崇拜服务的女祭司居住的神庙。1911年,美国人海勒姆·宾厄姆在当地曼多(Mandor)村居民梅切·阿特加(Melchor Arteaga)的带领
下来到了马丘比丘,并将这座失落的印加城池介绍给了全世界。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宾厄姆在耶鲁大学和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带领一支队伍对当地的文物开展了考察发掘,出土了多具遗骸以及多件陶器和金属装饰品。在向世界展现了它的价值之后,马丘比丘及其周围地区在1981年被宣布为历史保护区。两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认定为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如今它成为了秘鲁最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景点。
彩虹之龙遗址(Huaca del Dragón o del Arco Iris)
地址:北部海岸,特鲁基约
文化:奇穆文化
这一祭祀中心位于特鲁基约市中心的艾斯贝朗萨(La Esperanza)区,是一处与昌昌城紧密相关的土坯建筑群。以其建筑墙壁上含义不明的神秘图案闻名。这一图案在建筑群中多次出现,旁边还经常伴有极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及人形图样。
“巫师”(El Brujo)古建筑群
地址:北部海岸,拉利伯塔德大区
文化:莫奇卡文化
莫奇卡文化的这一壮观建筑遗址最近才因一位当年的统治者“曹夫人”的木乃伊的出土而吸引到世界的目光,如今这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已在一座就地建造的、现代化的博物馆中展出。巫师遗址是一座30米高的土坯金字塔,墙壁上有当年莫奇卡人绘画的毁灭之神的形象。这一考古遗址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普列塔(HuacaPrieta)、 “巫师”(El Brujo)以及曹家古宅(Cao Viejo)三部分组成。
拉哈达(Rajada)/斯潘遗迹
地址:北部海岸,兰巴耶克大区
文化:莫奇卡文化
这座金字塔由莫奇卡人于公元四世纪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建造,1987年在其中发现了当今被人称为“斯潘王”的当时国王的陵墓,现在当地有展出该陵墓的复制品。与斯潘王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一名祭司以及一名更古老统治者的遗骸,该统治者后被命名为“老斯潘王”。
土库玛(Túcume)
地址:北部海岸,兰巴耶克大区
文化:思坎或兰巴耶克文化
这是一个由当时思坎或兰巴耶克王国建造的26座土坯金字塔所组成的建筑群,位于普卡多里奥山也称线条山
(Purgatorio o La Raya)周围,其中最著名也最大的是拉尔卡金字塔(Huaca Larga)。
博马克(Pómac)森林历史保护区
地址:北部海岸,兰巴耶克大区
文化:思坎或兰巴耶克文化
这一建筑群由一系列思坎文化的考古遗址组成,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角豆树林,近期刚被划入保护计划中。建筑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罗洛、里贝拉、索莱达、本塔那以及科鲁兹遗址(Loro, Rivera, Soledad, Ventana,la Cruz)。生活在博马克地区丰富的野生动物也使得该地成为了观鸟旅游的一大热门目的地。你知道吗?
2007年7月7日,马丘比丘被新七大奇景基金会(New Open World Corporation)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萨克塞华曼(Sacsayhuamán)
地址:库斯科城
文化:印加文化
这座军事要塞兼祭祀中心分三层由大型石墙支撑的平台组成,长达360米,呈之字形曲折分布。平台间有石阶和道路相连,其中还有一座太阳之门。由于位处一座小山之上,可将库斯科城尽收眼底,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在这片绵延的巨大石墙之间,每年6月24日都会举办全秘鲁最盛大多彩的因蒂·拉伊米(Inti Raymi) “太阳节”庆典。
肯克、普卡普卡拉以及坦波玛查(Qenko, Puca Pucara y Tambomachay)
地址:库斯科城
文化:印加文化
肯克,意为“蜗牛”或“螺旋”,由刻有壁画的岩石垒砌成的祭坛、一块祭祀用的巨石和一个半圆形的讲坛和数个之字排列的神龛组成,此地被认为是用来祭祀大地之神的场所。普卡普卡拉,意为“红色的堡垒”,是一处由加工过的大石垒砌的高墙组成的军事要塞,和萨克塞华曼类似。坦波玛查则是一处祭祀安第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水神的场所。
皮基雅塔(Piquillacta)
地址:库斯科城东南
文化:印加文化
也被称作“跳蚤之城”,是瓦力帝国时期的一座重要城池,建于公元前700至1000年间,城内共有超过700座建筑物,城市体系完整,建筑物墙壁高达12米。这座城市的一大特征是其处在联系帝国各偏远城镇的路网中的战略地位,使得地处比卡诺塔(Vilcanota)盆地的瓦力帝王的政令能够及时下达基层。(王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