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部网讯(通讯员 白益军)深秋8月,艳阳高照,对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的椒农来说,“这下花椒能上个好色了,可以卖个好价钱了。”从孙塬镇的通村公路向两旁眺望,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一团团、一簇簇红色花椒缀满枝头;椒树地里,活跃着椒农采摘的身影,一股浓郁的花椒香气扑面而来。
孙塬镇是有名的花椒之乡,近年来,该镇把花椒作为主导产业。全镇花椒栽植面积41050亩,年总收入3000万元以上,该镇石塬、焦坪、贺咀等村的群众年人均花椒收入近万元,小花椒成了孙塬人的致富果。
“今年花椒产量比往年高,价钱也是这些年来最好的。”正在摘椒的谷亚玲说。谷亚玲是石塬村的媳妇,她家有8亩椒树,全靠她和丈夫两个人经管。在最忙的七、八月里,他们和其他椒农一样,五点起床,吃过简单的早饭后就带上干粮去摘椒。“干活快的,一天能摘七、八十斤花椒,经常是没摘下哩就被客商订购了。”谷亚玲一边麻利地摘椒,一边笑呵呵地说。
都知道花椒采摘季是最缺人手的,成熟的花椒一旦开口不仅质量会降低,而且手一碰就会自然散落,不仅会造成浪费,也更不好摘了。但记者在石塬村看到,椒树地里往往是一家两口人、三口人或者五六口人,老少齐上阵,并不雇佣其他人。石塬村党支部书记赵八行告诉记者:“咱村人早练就了摘椒的基本功,只要不下雨,摘椒就不是问题。雇人摘椒一斤两块钱,一天给摘椒的人就要付一百来块钱,所以群众都是自己摘。”
摘椒是个细密活,稍不注意把果胎摘下来就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摘椒也是个折磨人的活,有人过敏就要戴着口罩和手套,七、八月的天气,为了摘椒,有群众就要受这罪;有的小媳妇爱讲究,就戴着手套摘,但几下就被花椒树上的刺挂得干不成活了,索性就光着手摘。
农民挣钱不容易,采摘花椒时越难,卖到钱时越高兴;卖到钱时越高兴,就越容易在花椒生产上投入。石塬村民单富社有二十几亩椒树,为了晾晒花椒不受影响,他买了一台花椒烘干机。以前没有烘干机时,村民们晾晒花椒只能依赖天气,新鲜花椒要在28度以上的艳阳天里晒上一天才能成为商品,现在可大不同了。“只要能摘下新鲜花椒,放在烘干机里烤上一晚上就可以出售了。”单富社说。“群众这几年兴了花椒的利,都舍得投入了。像烘干机平均每十户就有一个,大家在管理上也更科学了。”
花椒是孙塬镇的主导产业之一,镇上把花椒管理抓得很紧。近年来,耀州区委、区政府和孙塬镇定期组织相关专家为群众培训花椒栽植、管理技术。2012年,石塬村的花椒基地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负责的国家级林业推广项目之一。该校教授每年集中为椒农培训两次,并定期来村里为群众解决栽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群众的科学管理意识都增强了,每次培训都拿个本本认真记专家说的话。”石塬村党支部书记赵八行说。庄稼地是最懂得回报老百姓的,只有你付出了,才会有收获。目前该村有花椒4800亩,去年产量162吨、总收入400万,花椒人均纯收入7500元。“现在看来,今年的花椒产量和收入都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上个大台阶。”赵八行说。
采访当天,石塬村的通村路上、巷道里不断有面包车穿梭来往,富平、四川等地的客商纷纷来此收购花椒。“现在花椒采摘刚刚过半,这几天花椒最高每公斤能卖到52—54块钱,好一点的椒每亩能卖到2000元以上。”说起今年的收成,正在采摘的村民赵八平很高兴。他家的30亩花椒地,现在已经卖了2万多元了,小花椒真正造福了一方群众。
目前,耀州区花椒总面积14350公顷,挂果面积5937公顷、年产量3100吨,串串飘香的红豆豆,将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又一钱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