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采购员扔掉“铁饭碗”去卖水果
1964年出生的荆纪明,以前是陕西省略阳钢铁厂的一名采购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与水果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前做采购的时候要经常去
渭南给单位采购水果,当时大荔的西瓜才一毛二三左右,但是在略阳的水果店里却卖到了五六毛,一车拉回去就可以挣到几千元。”也正是这个原因,尝到甜头的荆纪明不顾家里的反对,领导的挽留毅然选择辞职。
2000年,辞职不久的荆纪明南下云南河口,本想着赚个荷包满满,没想到两车皮的水果赔了个精光。多年来十几万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多年的积累没了,回家的希望没了。当时是农历腊月间,不敢回家过年,五块多的小旅馆住了近一个月。”提起这段经历,荆纪明依然记忆犹新。
三吨酥梨赚了二十多万,开始筹建果园
2001年初,重整旗鼓的他在
西安胡家庙摆起了水果摊,当时一车水果就能挣1000元左右,这也让他发现了蒲城得天独厚的果业资源优势。
2004荆纪明随陕西果业局参加广交会,细心的他发现外商对蒲城的酥梨很感兴趣。随后在省果业局的协调下,当年就将蒲城酥梨出口到了泰国、柬埔寨和印尼,这一次三吨酥梨让他赚了二十多万。从广交会回来,嗅到敏锐商机的荆纪明一回来便开始筹建自己的果园。
酥梨走高端市场,出口到国外了
“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走高端市场,做出口生意。”凭着这样的决心,2008年荆纪明的孝东出口基地终于建成。4.7每公斤的收购价,出口就是8块钱。从采摘到出口要经历挑、选、吹、分级、入箱五道工序。果业局总农艺师任亚利告诉记者出口的酥梨从开花到入箱经过五次检验,要一边加工一边用显微镜、放大镜抽检,把好成品果出口关。
合作社经营让果农得实惠
荆纪明的孝东金鑫农民合作社采取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基地果农签订生产和收购协议。合作社从农药、化肥套袋贮藏进行免费的技术指导,打个电话就来了。不管市场怎么变化,收购价也比当地高两三毛钱,农户无风险。
目前已经发展会员936户,包括蒲城县党睦、上王、陈庄等多个镇村的农民,每亩地每年为群众增收200~3000元。
社员蒋来旺有6亩地,是2010年加入的合作社的。他在没加入合作社之前一亩地的收入是3000~4000元,加入的合作社后的收入增加到7000~8000元。
党穆镇孝东村村民蒋顺喜说“合作社刚成立时候有25家,现在有100户。我在没加入合作社前收入高低不一。现在我不用操心了,收入很稳定。”
71岁的程志孝老人告诉记者,孝东村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种梨。自己有六亩地,以前种粮每年仅有两千元的收入,现如今如果收成好的话每年可以收入几万元。
阳光报实习记者 范丹舸 文/图
编辑:佳佳
编辑:秦人
关键词:采购员 蒲城“酥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