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梁增基(右一)与助手在测量旱作小麦株高。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城郊,有一处不起眼的农技推广基地,被附近村民称为“梁增基实验室”。种仓里,“实验室”的主人戴着老花镜,正眯着眼给麦籽称重。这位身材颇显消瘦的老者就是梁增基。
现已年过八旬的梁增基,扎根西北从事小麦育种53年,造福一方,退休后依然执着地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人生。
基层育种,一干就是五十年
“您为啥会留在这儿?”每个到访的记者都在问。
“以前自然灾害多,大伙肚皮填不饱,为了提高产量,育种工作很有‘搞头’!”梁增基一张嘴,乡音不改,“还有,别叫梁老,叫我老梁。”
生于广东茂名,上世纪60年代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老梁被分配到陕甘交界旱区的基层农技站。从事小麦育种,一“搞”就是53年,如今老梁除了一口夹杂着关中方言的粤式普通话,“咥面”“咥馍”的生活习惯已与“老陕”别无二致。
“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风灾,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长武县志中如是描述。“分配到这儿的头年,霜冻;次年,冰雨;来年,小麦锈病,1000粒麦籽才12克重,磨完没有面粉只剩皮,又黑又苦,难吃得很。”当年和老梁一起来长武的10余位同窗校友,陆续调回大城市,“那会儿的大学生可比现在金贵,‘好女不愁嫁’。”
基层条件差,育种工作更难熬。一粒粒剪开麦穗、去掉花粉、杂交试验……工序繁杂而枯燥,考验专心和耐心,“99%都是要淘汰的不合格品,一个优良新品种六七年才能稳定下来,最起码12年才能见成效。”
趁年轻调走,不是没机会。老梁一琢磨,如果调走,刚起步的旱塬小麦育种试验就要面临“夭折”,老乡们还得继续守着亩产不足百公斤的土坷垃“吃糠咽菜”,于是“倔劲儿”上来,“在本地本系统相了个媳妇儿,扎根长武,不走了!”
不离长武、不离土地、不离种子,耐得住寂寞的老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播种”人生、耕耘未来:整地划区,拉行开沟,一区区耕作,一粒粒下种;锄草、施肥、防虫,块块立标记,株株建档案;小麦扬花,精心选株杂交;收获时节,株株过目,精挑细选,单打单收……拿开水泡馍充饥、与田间麦苗为伴、以田坎当床打盹,从最初农场借来的二亩地开始,到后来省吃俭用、四处“化缘”建起目前已有3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试验基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老理儿用在老梁身上再贴切不过。
多年来,他突破小麦育种栽培的五大难题,培育了国审的“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的“7125”“702”“长武131”,不仅创陕西旱地小麦亩产超千斤的高产之最,品种还在陕甘旱区和河南、山东部分旱区累计推广过亿亩,增产超过25亿公斤。
造福一方,老梁“赖”在一线退而不休
“不少同行专家称赞,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原长武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张俊兴退休后,自发给老梁当起了助手。当地人有“南方水稻有袁隆平、北方旱地小麦有梁增基”的说法,祖祖辈辈耕耘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关中农民引以为傲。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老梁有了“资本”却“不往高处攀”,整天泡在地里“刨食”。由于是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可以享受延迟退休的政策,他在育种一线“赖”到72岁才退下来。
退休退休,搁老梁这儿却又成了退而不休。“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不光彩”,“倔老头儿”退下来快十年,不但一分钱工资不拿,还天天往实验基地跑。“我们最新培育的‘长航一号’就快通过省级审定了,将成为旱地更稳产高产的优良品种。”老梁指着种仓一角对记者说,言语间颇为自豪。
其实,老梁也有“私心”。“全国在县级单位搞育种的非常少,不少地方只是昙花一现”,这位耄耋老人语重心长,“长武能长期坚持下来不容易,咱退了,经验还在,给年轻人指指路,为广大农户多提供优质良种,永远没有尽头。”
时光流转,如今长武县农技中心又分配来一位老梁母校的“80后”硕士毕业生慕芳。“在校期间就听说过梁老师的故事”,慕芳现在也安家长武,跟着比自己年长整整半个世纪的“师公”在脚下这片土地上耕耘。所谓“教学相长”,81岁的老梁为了上网查资料,学起了电脑,慕芳则时不时要教教老师如何“敲拼音”。
老梁的电脑就摆在自家卧室床头。50平方米的小家里,他和老伴厮守于斯,屋内陈设并不算新。其实,老梁“不差钱”,他每月的退休金加国务院特殊津贴,足足有五六千元,这在小县城算得上“金领”。可由他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后增加的经济效益在40亿元以上,与这相比,老梁“赚”得不多。
正赶上饭点,老梁不由分说塞给记者一个馍,“自家磨的面粉,麦子是咱育的种,夹点辣子,味道不一样!”
别说,真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