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榆林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

2014-9-25 11:29:00  来源:榆林日报  进入论坛

现代农业渐入佳境前景好——

榆林积极打造农业“升级版”

  全国小杂粮样板区,全国马铃薯生产第三大市,马铃薯、玉米产量等创41项全国高产纪录,羊子饲养规模稳居全省第一,全市粮食产量实现“十连丰”,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勤劳智慧的榆林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榆林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曾经的“贫瘠土地”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塞上榆林随之被人们称之为“现代农业的热土”,迅速发展的农业渐入佳境,前景也被大家所看好。

  近年来,榆林市始终把现代农业发展放在“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目标之中,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在全市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榆林粮仓大扩容

  主体壮大后劲足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在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八化”等一系列高产集成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让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增产8%以上,为单产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通过对近年来榆林粮食总产进行分析,从2009年至2013年五年的平均产量在150万吨以上,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4.77万吨,取得了“十连丰”,实现了供给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094元增长到2013年的8687元,年均增速21.8%,连续12年超过全省平均增速,连续8年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连续6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8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建成玉米、小杂粮、马铃薯、蔬菜、苹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71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62万亩,占全省的60%以上,是全国五大优生区之一;玉米种植面积221万亩,是全国春玉米高产区和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小杂粮种植面积139万亩,是全国优势产区之一;大漠蔬菜面积稳定在38万亩,是陕西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全市苹果总面积达50万亩,山地苹果已经成为果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各类试验示范基地(点)达160多个、面积达200多万亩;高产集成技术的应用占全市农作物面积的60%以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38%提高到47.5%左右。

  打造榆林现代农业“500强”,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动力。目前,我市正以建设“百强现代农业园区”、“百强龙头企业”、“百强示范社”、“百强‘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百强家庭农场”为突破口,不断发展壮大各类经营主体,推进榆林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构建新型五大体系

  谱写畜牧业新篇章

  畜牧业“五大体系”建设实施一年多来,全市畜牧部门紧紧围绕把榆林建设为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陕甘宁蒙晋交界农牧交错区域现代特色畜牧业示范基地、陕西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羊产业大市强市的目标。市财政连续多年重视畜牧产业发展投入,今年继续安排79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同时,各县区也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据了解,通过实施“五大体系”建设,我市将实现畜产品生产与供给能力再提高,肉、蛋、奶生产能力到2015年分别达到20万吨、5.5万吨、10万吨,到2017年分别达到23万吨、6万吨、11万吨;畜牧业产业地位再提高,畜牧业产值到2015年达到90亿元,到2017年达到95亿元,占到大农业产值的45%以上;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再提高,建立完备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对常规动物疫病实现有效控制,对重大动物疫病实现有效阻击,动物疫情保持基本稳定;动物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动物发病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建立比较完备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率达到85%以上,屠宰检疫率达到100%。畜牧业发展方式实质转变,主要畜禽养殖方式基本实现规模化饲养。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80%以上,标准化饲养比重达到45%以上。猪牛羊禽出栏率分别达到137%、60%、80%、78%。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草地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5%以上,人工种草保存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改良封育天然草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畜牧业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三年植绿壮大林产业

  多元发展实现新增长

  为了进一步加快塞上生态名市建设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2年开始,全市开展“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三年植绿大行动。除了实施的八大重点工程以外,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百万亩优质红枣基地、百万亩“两杏”基地、百万亩沙棘基地等五个百万亩造林基地。五个百万亩基地中除了樟子松基地建设以外,其余四项都是涉林产业项目。以此为基础,围绕加快建设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这个目标,以红枣、核桃等经济林产业为主线,2013年全市各类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7亿元。

  下一步,在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产业发展中,我市将调整产业建设思路,开展技术集团承包服务,压缩红枣新栽面积,积极发展核桃经济林栽植面积,加强红枣低产园改造,提质增效;通过政策支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鼓励大户承包造林,引导林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身边增绿,农民增收”;积极发展其他涉林产业,使林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短评

农业强则榆林强

  工业强、农业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持续发力,务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但当前榆林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不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不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短板。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是榆林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农业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因此,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用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装备、精细化的管理改造提升农业迫在眉睫,让特色优势产业强起来、农业基础实起来、经营机制活起来,才能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以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力争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努力打造榆林农业“升级版”。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