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京华遗少”靳飞20年耕耘中日民间文化交流

2014-9-22 12:1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靳飞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5月18日至21日,日本东京大学邀请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领衔的梅兰芳“双甲之约”日本行访问团访日。访问团在短短4天中,分别会见了日本知华派领袖、前首相福田康夫,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以及84岁高龄的能乐泰斗关根祥六、经济同友会干事长长谷川闲史以及政治、经济、外交、艺术、教育等不同领域的人士,扩大了梅兰芳“双甲之约”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促成这次高规格文化交流的幕后人物,就是著名学者、作家、北京戏曲评论学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靳飞。

20年来,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中,靳飞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

在国内,靳飞少年时开始写作和研究戏剧,享有“京华遗少”的盛名。他是任职十几年的政协委员,是张中行、胡絜青、萧乾、季羡林、吴祖光、严文井、许觉民、范用等文化耆宿晚年深为器重的后辈,也是梅葆玖、新凤霞、叶盛长、李元春、李韵秋等戏曲名家往来密切的学人。他出版的《风月无边》、《樱雪盛世》、《北京记忆》、《煮酒烧红叶》、《茶禅一味》、《沉烟心事牡丹知》等一系列文化随笔,无一不是畅销书。

在日本,他不仅是东京大学首位特任教授,同时也是东京大学任命的首任驻华代表。这是旅日中国学者第一次出任这样重要的职位,他就职时,《朝日新闻》在头版刊登了新闻。

在中日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之间,他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化、艺术、教育、历史等众多方面,仅在传统艺术中,就包括歌舞伎、能乐、落语、茶道、花道、香道、古典音乐等不同门类。他是第一个把日本茶道、花道、香道“三道”组团带进中国的人,中国人由此始知“日本香道”之名;他是第一个把京剧与爵士乐结合,完成首次跨界合作演出的人;他写的《茶禅一味》,堪称是中国人研究日本茶道的第一部专著,论述了日本茶道与中国禅宗、宋文化的历史渊源,从茶道中的“幽玄”“侘茶”进而介绍日本美学特征及其流变,引起日本学界瞩目;他还是第一个把有“日本梅兰芳”之称的歌舞伎艺术家坂东玉三郎以及日本能乐师关根祥六、关根祥人,落语师林家三平等重要艺术家介绍给中国观众的人。

1994年,靳飞移居东京,随即开设中国文化教室,向日本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后来,他应邀在朝日文化中心和东京大学授课,并且陆续在《朝日新闻》发表专栏文章,成为在日本较为引人注目的中国学者。

教课、写作之余,靳飞运用自己在中日两国的社会影响,开展了大量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和南京市政协相继完成10余次访日,与日本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结成友好关系。

他还组织了“中国知名文化人士访日团”,邀请徐城北、孙郁、刘庆邦、李青、邱华栋、王升山、祝勇、潘灵、臧永清等数十位作家、学者、艺术家走访日本各地,深入了解日本文化。

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中日戏剧交流活动,更少不了靳飞的策划。2010年6月,上海世博会期间,他在兰心大戏院别出心裁地举办中日传统戏剧高峰汇演,梅葆玖、坂东玉三郎和关根祥六3位京剧、日本歌舞伎、能乐领军巨匠领衔主演,百名中日戏剧艺术家参加,史无前例地同演同一剧目《杨贵妃》,共同向世界展现亚洲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此举创造了中日2000年文化交流史上京剧、昆曲、歌舞伎、能乐四大剧种首次同台演出的奇迹,成为21世纪亚洲戏剧史上一座难以复制和逾越的艺术高峰。

在靳飞所策划的活动中,用力最大的莫过于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靳飞在此剧中担任总制作人、编剧和执行导演。

1996年,靳飞在日本首次观看了坂东玉三郎演出的歌舞伎,深为这位“日本梅兰芳”的演技所折服,他们从此结成艺术挚友。靳飞说,一定要促成坂东玉三郎在中国的公演。2006年,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下,靳飞带着坂东玉三郎来到苏州昆剧院,开始排演昆曲《牡丹亭》。最初的启动经费,都由靳飞一力承担。

2008年3月,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演出20场,5月又在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演出10场。坂东玉三郎的《牡丹亭》红了,吸引了两国观众的目光,被誉为“暖春中盛开的牡丹花”。

然而,轰动背后又能有几人体会得到其中的艰辛。靳飞说:“这版《牡丹亭》,就像是老式布鞋纳底子,全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坂东玉三郎不会汉语,更没有学习过昆曲,两年中,他与靳飞通过国际电话说戏,逐字逐句研究人物,研究演法、唱法,研究服装、道具,靳飞为此留下十几万字的导演手记。

他们在参考梅兰芳、韩世昌、张继青、张洵澎、马祥麟等名家演法的基础上,既择选出适合坂东玉三郎的演法,又对一些细节进行反复打磨。如《游园》中有一句词是“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旧式演法是在唱“遍青山”时看远处,唱“啼红了杜鹃”时扳着手腕往下指,表示杜鹃在花园中。靳飞却觉得不妥。“杜鹃是初夏的花,杜鹃如果开了,牡丹的季节就过去了。另外,当时中国的杜鹃都是野杜鹃,长在山上,还没出现近代西洋式的在庭园里种植的杜鹃,所以唱‘啼红了杜鹃’时往近处指,就有问题了。”靳飞说,“中日版《牡丹亭》改成唱‘遍青山’时往远处看,唱‘啼红了杜鹃’时手指出去,表示远处青山上已经星星点点地出现了红色的杜鹃花,说明夏天要来了,然后回头唱‘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有点像电影里由远景推成近景的细节放大。”

再如《离魂》一折的“推窗”动作,靳飞也进行了修改。过去演法是杜丽娘对春香说“与我推窗一看,朗朗月色如何”时,春香的动作是开小窗户,杜丽娘从小窗户里看月色。靳飞给改成推开大窗户。为此,他特地带坂东玉三郎到苏州沧浪亭,说明旧时大户人家的窗户是较大的。“戏曲说是虚拟,但也要做到有所本,要有根有据。”

中日版《牡丹亭》上演之后极受欢迎,2008年至2012年,又先后在中国苏州、上海、香港、北京以及日本东京等地举办了公演,观众达到数万人次,中国票房达到千万元。即便如此,靳飞和坂东玉三郎仍不松懈,几乎每场演出后,他们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认真讨论当天的表演,以求继续改进。

一次,坂东玉三郎对靳飞说,《游园》中“迤逗的彩云偏”至“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之间的音乐衔接太紧,他有些赶不过来。靳飞赶紧查了明刊本《六十种曲》,发现其间标出有“行介”二字,可见此处确是有表演的。于是,靳飞同乐队商议,在“彩云偏”后添写了四拍音乐,坂东玉三郎再演时感到很满意。类似这样的修改,在全剧里至少有百十处。

作为中日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靳飞得到了两国艺术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称靳飞是“民间国宝”,因为“他所做的这些事,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能得到的”。日本东京大学著名汉学家刈间文俊教授说:“靳飞在日本的文章和言行,得到了日本主流文化界的认同。他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从这个角度接触日本文化、分析日本文化,对日本人来说,很有启发性意义。”梅兰芳先生儿媳、著名翻译家屠珍教授也十分感慨:“能够在东京大学做一个戏剧教授很不容易,靳飞教学的角度不是单纯讲京剧,而是透过历史背景、社会意义来谈中国文化,所以日本很多大师级的艺术家愿意和他交朋友。”前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则明确强调:“靳飞推动了京剧与歌舞伎的合作,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了两国国民间的感情交流与互相发现。”

不过,在中日两国间行走20年的靳飞,骨子里仍是个“保守”的人。“传统戏剧好比是姥姥家压箱底儿的首饰,东西真是好东西,但与时装不搭界,年轻一代没法用了。我给自己派的活儿是,好好把这些首饰收拾得干净漂亮,一旦年轻人遇到着正装出席的活动用得上,至晚他们也有上岁数的时候,要用这些首饰时也用得方便。这便是我的文化保守信念。”靳飞标准的京腔,红遍了一衣带水的邻邦。(吴 焕)


编辑:秦人
关键词:双甲之约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