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武功馨绣带头人计清给员工指导刺绣技艺
手工艺品(点击图片翻页)
西部网讯(记者 鲁鹏飞) 咸阳市武功县游凤镇游凤村,这个位于县城西北角的小镇正在因为“美丽产业”刺绣的发展而不再成为沉寂的乡村。几年前,刺绣带头人计清带着几名刺绣技术骨干在咸阳武功县游凤镇游凤村一片空地上建起了厂房成立公司,用一针一线逐步拉开武功馨绣产业的发展蓝图,让零散的刺绣工艺产业化发展,目前,公司年产值已达到2000多万,利税600多万,这个普通的小村子在世人眼里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刺绣村。
迷恋刺绣 从帮母亲“打下手”到创建馨绣公司
从美术教师、专业美工、文化馆员、艺术总监,到一名创业者,从设计几件刺绣工艺品发展到创办赫赫有名的新产业,从学美术的大学生转型为民间工艺的传承人,刺绣创业带头人计清用手中的小小绣针,带领几千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今年49岁的计清年出生在甘肃一个民间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母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庆阳香包绣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就时时刻刻感受到母亲创造的美,跟着母亲学会了刺绣香包、鞋垫、枕头、绣花鞋的技艺。
计清告诉记者,由于受到母亲的感染,她渐渐喜欢上了做刺绣香包、鞋垫、枕头、绣花鞋,每年庆阳县香包节的时候,母亲做的香包很受欢迎,这让他看到了商机。2001年,她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制作了一件香包壁挂《百蝶图》,正赶上当地举办香包展会,不仅被评为一等奖,2000元的价格也成了当时香包的“天价”。回忆当时的感受,计清说,就在那一两年中,她发现香包刺绣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她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能在刺绣艺术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她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做刺绣。
2009年,在咸阳武功县政府的邀请下,计清开始发掘武功传统民间刺绣,让刺绣变成一项产业,在游凤镇建立生产基地,展厅、教工宿舍、及食堂,成立武功县民间馨绣工艺开发有限公司,产业化发展。
计清说,取名馨绣的含义,一是出于本意:馨为飘散很远的香气,馨绣即带有香味的刺绣,因馨绣产品不仅有家居饰品、绣花鞋垫、绣花服饰、刺绣艺术画等,还有绣花香囊、香袋等,并有多种香味;二是出于心意:我国前秦才女苏蕙倾心绣制的回文诗《璇玑图》,841个字可组成四千多首不同的爱情诗句,其奥妙就在于一个“心”字,馨心相通,二者相融。馨绣沿承苏蕙灵智,让中国传统民间刺绣艺术源远流长,世代飘香。
规模化的刺绣生产基地
“美丽产业”带动5000多人就业 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9月17日,记者在位于武功县游凤镇游凤村的馨绣生产基地看到,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一针一线的翻飞,仔细的绣着每一副图案,从牡丹、荷花到老虎、昆虫,活灵活现的,惟妙惟肖的刺绣作品让人赞叹不已。
在游凤镇游凤村街头,连日来的降雨刚刚停歇,做刺绣活计的妇女便围坐在一起开始绱鞋,游凤村的苏大妈介绍说,以前他们从来没想到做鞋、做刺绣还能挣钱,自从刺绣公司建立后,他们便在公司领材料,拿回家做,每个月在自家门口自个还能挣个300多元。
“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们给当地群众免费培训,让他们做刺绣,我们发工资,起初他们还不相信那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后来我们挨个走访村子、上门做工作,通过努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做绣品带来的好效益。”计清说,馨绣公司建立后,公司采取在基地上班和在家作业的形式式,几年间,武功刺绣发生了质的变化,当地群众惊讶的发现,手里的刺绣工艺品正在香饽饽。“一方面,让那妇女们做这些‘美丽的产业’对于她们的每天心情也好,因为每天都接触的是美好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大作用。”计清说。
为了更好的发展刺绣,她还从苏州、甘肃等地聘请高级专业技师,采取下乡入村巡回培训,方便群众,悉心传艺,让参加受训学员努力掌握刺绣技术,大力开展民间手工布艺技能培训,先后培训农村妇女3000多人,还在各乡镇的80多个村建立起了教学点,带动当地5000多名妇女从事民间手工布艺事业。精心策划设计的25大类上百种产品中,从民间艺术品、精品名画、艺术挂件,到绣花拖鞋、保健枕、民族服饰等。
除了帮助当地人就业外,公司还注意帮组残疾人就业,公司职工100多人中,有78名残疾人在她的馨绣公司上班,为了更好的帮扶残疾人,公司每次都安排车辆接送残疾职工,并安排他们食宿,帮助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一片空间的天地。
目前,武功及周边地区从事民间手工布艺群众达到5000余人,每年制作各类刺绣布艺产品三万多件,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实现利税600多万元。现在的“馨绣”拥有自己的公司、技术培训学校、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全国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陕西省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全省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咸阳市农业文化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聚精会神绣牡丹。
游凤村几位村民正在做鞋,武功馨绣采取基地和家庭作业两种形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创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