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纠偏“去中国化”留住古诗只是起点

2014-9-11 10:38:00  来源:广州日报  进入论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报道,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纠偏“去中国化”留住古诗只是起点

纠偏“去中国化”留住古诗只是起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报道,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不久前,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中删去全部古诗,有关部门解释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但依然引起了很大争议。近年来课本的每一次增增减减,都能引来广泛的关注;经典的古诗词、散文等也不是第一次从课本中消失。对于“去中国化”的忧虑,恐怕并非针对删除古诗这一孤立事件而已。

经典古诗词为什么应保留在课本之中?从横向来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诗词歌赋以及经典文言文,其韵律之美、意向之深独树一帜,不仅在亚洲的日韩等国,在欧美也有很强的影响力。经典古诗词已成为中国文化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一种代表符号。课本作为教育的载体,实在没有理由自缚手脚,弱化本民族文化特色。

而从纵向来看,越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越是具有时代意义。《孙子兵法》今天仍然有指导军事活动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等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哲学观念在企业管理、人际交往中大显身手;刚刚度过的教师节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仍是广大教职人员永不过时的“从业指南”。社会上国学热潮尚且高烧不退,课堂里的古典诗词当然也该有自己的位置。

北京小学一年级古诗词扩容,体现了一个良好的态度。但避免教材“去中国化”,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技术问题。课本不删古诗只是起点,还应思考如何让这些“文化基因”更加自觉自愿地被学生接受。首先,教材选哪些文章,去除哪些文章向来争议颇大,但其决策过程却一直欠缺公开,既看不到听取公众意见的程序,也没有说明过明确的选入或删除标准。无论是鲁迅文章在教材中“大撤退”,还是周杰伦的歌曲被选入教材,单方面的行政决策,公众只能被动接受,自然争议多多。

其次,古文、诗词确实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古文动辄要求“全文背诵”也让不少学生说起来都是泪。学生不愿死记硬背,能否让学生自己学写点古文?能否把本就与音律相通的辞赋配上乐曲,一边唱一边学?诗词的魅力还在,学生却不太感冒,不妨先反思一下咱们的教学方式是否还停留在“古代”。

再次,反对“去中国化”万万不能矫枉过正为“去外国化”。优秀的教育应兼容并包,真正的大师应学贯中西。学生在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需要汲取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养分。教材不可过于“洋气”,亦不该一点都不“洋气”。

在经济硬实力已逐渐成长为“世界引擎”之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应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文化输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风,若中国的课本越来越难见到经典的古代诗词,若中国的下一代只会ABCD不识之乎者也,无疑将形成一个尴尬悖论。唯有及时对“去中国化”纠偏,才能夯实大国崛起的文化基础。


编辑:秦人
关键词:中国 文化 古诗 课本 学生 起点 诗词 经典 教材 古诗词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