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彼得·卡济诺夫斯基,波兰电影家协会会员、议会前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问题专家
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合作是文化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波中两国电影界之间的合作,极大地推动了波兰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认识和了解,也成功激发了波兰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波兰是世界上第二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尽管如此,普通波兰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而且大多局限于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的了解,除个别功夫片之外,几乎是空白。
2005年,在旅波华人作家胡佩芳女士的推动下,波中两国电影人进行了史上第一次合作,当时取得的成功甚至有些出乎预料。在中国吉林省,由波兰著名导演布罗姆斯基执导、长影集团宋江波担任总制片人,历时半年拍摄了电影《虎年之恋》。这是一部以波兰导演视角拍摄的中国味道影片,当年在波兰首映时,能容纳近千名观众的剧场内座无虚席。作为这部影片的制片人之一,我都没有想到这样一部小众艺术电影能在波兰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从此以后,波兰每年都会引进几部中国电影。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波兰也兴起中国文化热,但同目前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相比,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水平仍然不高,中国文化在波兰的影响力,与中国的文化大国地位更是不符。我目前在拉多姆高等商学院讲中国文化课。这是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高校,但来听课的学生近200名,是该校选修学生最多的科目之一。学生常抱怨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感知中国文化,甚至连学校图书馆里有关当代中国文化的波兰语资料都很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传播和推广文化方面具备充分实力和丰富手段。规划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其实也应更多涉及文化内容,比如增设文化论坛,以便在加强双边经贸关系的同时,也增加中国文化在中东欧国家的传播。
每一个去过中国的波兰人都赞叹中国的经济成就和文化魅力,但没有到过中国的波兰人对此感受不深。现在,很多中国省份和城市与波兰都缔结了友好省份或友好城市关系,每年都有互访和交流。应明确要求在每个出访的代表团中,文化、艺术界人士都必须占一定数量或比例,同时,文化交流应成为代表团访问的硬性内容。
(本报驻波兰记者李增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