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都说爱情的路是泥泞的路,我陪你走过朝朝暮暮,经过柴米和油盐,才懂平凡是福,你就是我生命的珍珠!”歌手郑源的《爱情路》,唱到了西安第一代出租车队长芦灿远心坎上。
昨天,记者来到文景路附近的西汽三公司家属院,聆听他们的金婚故事。
去同事家做客看上同事的女儿
芦灿远,1942年出生于安徽。母亲在他小时候就已去世,17岁时,他来到西安投奔姐姐,后在西安大白杨公社工作。
牛改芳,比他小两岁,河南人,母亲也是在她小时候就已离世。父亲早年在洛阳从事绸缎生意,公私合营后,她随父亲来到西安。“那时候她父亲被下放,刚好和我分到一个办公室,这可能就是天意。”芦灿远笑着说。
芦灿远和牛改芳的父亲渐渐成了“忘年交”。1961年,芦灿远被“忘年交”同事邀请去家里做客。“我看见了他的女儿,她梳了一个大麻花辫,一看就是个朴实的农村姑娘。可是我只和她父亲说话,根本不敢和她讲一句话。”“当时我一看,就觉得他是个能干的小伙子。”两人回忆道。
此后,芦灿远经常到牛改芳家串门,只不过渐渐从“找牛改芳的父亲”,到“找牛改芳”。
父亲得知后,对两人交往表示赞同。带着两人看了一场戏。芦灿远只记得地点是五四剧院:“我可能是因为紧张,也可能关注的重点不在戏剧上,所以戏的内容一点也记不得了。”几天后,两人决定单独去看电影,“走在大街上时,我们一前一后离得很远,更别提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手拉手。”
后来,牛改芳便让芦灿远骑自行车载着自己转。牛改芳笑道:“我比他主动。”
四次调动六次搬家
1962年7月1日,没有新衣,没有新房,两人在大白杨公社举行了婚礼。公社杀了一只羊,炊事员做了桌简单的饭菜。
当时买一间小房要花一百多元,而租一间12平方米的房一个月只需三元多,两人决定租房住,一租就是四年。“四年里,我们调动工作四次,不得不一直搬家,一个地方还没住安稳就又要走了,至少搬了六次。”牛改芳调侃道,好在并没有多少东西,一张床,一个箱子放到架子车上就行,倒也轻松。
“有了三个孩子后,日子过得更紧张,但是孩子们的笑声让我们觉得很幸福。”牛改芳说,她找木工做了一个木头小车,同事称她为“幼儿园阿姨”,因为她总是“车里推着两个,后面跟着一个”。
知青下乡。1978年,芦灿远下乡去了扶风。这一去,就是三年。“我从来没有怨过他,我拉扯5个孩子长大,盼望他回家。”三年里,他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需要从扶风当地的农村,骑自行车到县城,再坐汽车到绛帐火车站,最后坐火车回到西安。
男方要负责任女方要懂得过日子
1980年,芦灿远回到西安。4年后,他当上了西安出租车公司三厂的车队队长,开辟了两条类似旅游大巴的线路:东线——西安至兵马俑华清池;西线——西安至乾陵。再后来,车队引进两种波兰产的“出租车”:10辆菲亚特、
5辆波罗乃兹。这是西安最早的出租车,一共15辆。
“那时候如果要租车,需要到专门的出租车站点开张票,根据要跑的公里数交钱,用完车后还需要到一个站点去让站长签字。那时候几乎没有个人租得起车,一般都是单位用车,个人最多是结婚时租一下。”芦灿远感慨地说,如今30年过去了,西安的出租车数量已发展到12115辆,但是很多人都说“打车难”。
金婚秘诀是啥?“男方要负责任,女方要懂得过日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得开。”牛改芳笑道,有7个孙子,家和万事兴。
粉色都市报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崔琳娜
讲金婚故事 晒老照片
欢迎读者网友讲述您或者您身边的金婚故事
参与方式:
热线: 965369;邮箱: sanqinminsheng@163.com;
粉色网:www.sanq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