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40年前,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榆林毛乌素沙漠安营扎寨,造林治沙。40年过去了,他们让万亩黄沙披上了绿装。八一建军节前,记者再次走进了这支征服了沙漠的女子治沙民兵连。
今年23岁的席彩娥是榆阳区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第十四任连长,今年春天,在她的带领下,这里新种植了100多亩樟子松树苗。这几天,沙漠里的紫外线特别强,在给树苗不停地浇水中,席彩娥的手臂被严重晒伤。
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四任连长席彩娥:“晒伤后痒得晚上睡不着觉。大夫让我过4、5天过去复查,因为太忙一直都没有过去。”
席彩娥说,自己生长在补浪河,从小就听说过很多女子治沙连的故事,2013年刚从部队退役,她就申请来到治沙连。如今樟子松幼苗的四周,已经被成片的杨树、沙柳环抱,她们的老连长常说,40年前,要在沙漠里种下一棵树苗,浇灌的不只是汗水,有时甚至是鲜血。
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二任指导员席永翠:“我们的新苗已经出来了,没有想到一天晚上一阵大黄风刮的,大部分苗子被压得基本看不见了,我们赶紧用手刨,有的娃娃们刨的时候碰在苗桩子上,把手刨的有裂口,血流不止,终于把沙倒出去。”
有了这样的教训,姑娘们开始在沙梁上栽柳笆墙,用蒿草、麦草埋防沙格,控制沙丘流动。向沙漠要回了土地,但在耕种时却发现,这里的土地大都属于盐碱地,农作物产量非常低,老乡说当地有一种叫“牛腥秧子”的草,是改良土壤的好肥料,但这种草对人的皮肤却有很强的腐蚀性。
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五任连长肖翠丽:“当时我们两个人拉一个车子,早上一车,晚上一车,就挖这个草,这个草过了5、6天之后把我手腐蚀烂了,腐蚀的从肉里面开始烂,开始痒后面开始流血水,起脓包,饭也不想吃,头也梳不了。”
正是凭着这股子顽强的治沙精神,40年来,先后有14批300多位“铁姑娘”来到治沙连,用青春和热血给毛乌素沙漠添绿。如今的补浪河已形成防风固沙林带33条,绿化沙漠14225亩,被联合国环境专家盛赞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