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农民眼中的“大明星”
——记榆阳区大纪汗村科技特派员张明海
张明海在猪病化验室观察样本。刘予涵摄
“他是我们致富的好帮手,也是我们这儿的‘大明星’,这里的人都认识他。”提起科技特派员张明海,榆阳区大纪汗村的村民张志祥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在张明海的指导和帮助下,养猪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他家今年还新建了机械化程度高、能减轻一半劳力的阳光猪棚,预计收入能比往年提高一倍。
张明海有一串头衔:陕西省农业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榆阳区大纪汗养猪专家大院首席专家、榆阳区大纪汗村科技特派员、榆阳区宏达养殖有限公司总畜牧师。张明海的荣誉更多:2005年被评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06年荣获榆林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主持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二等奖,有两项技术专利,发表科技论文30多篇。
2006年,张明海被选聘为我市首批振兴“三农”科技特派员,派驻到榆阳区大纪汗村,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同年,他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榆林市榆阳区利民养猪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2万多元与大纪汗村农民合作办起了全市第一家猪人工授精站,累计为大纪汗和周边农村养猪场户母猪配种1万多头次。猪人工授精站的建立和运行,不仅为实体每年增加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良种猪品种改良步伐,同时也推动了榆阳区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榆阳区陆续建起了20多处猪人工授精配种网点,年配种母猪3万多头。
同时,张明海的公司还经营养猪生产资料,主要是饲料、兽药、疫苗和养殖设备等。在榆阳区养猪业集中地区,开展这方面经营的人不少,但他的经营策略却体现了科技特派员特色,就是提供给养猪场户的生产资料能突出产品实用性、先进性和使用效益高的优势。现在榆阳区养猪场户普遍使用的猪舍电供暖设备、新式喂猪料槽等产品和设施,都是他最早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新产品和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榆阳区养猪业发展。
2009年,张明海又根据生产需要在大纪汗村建立了猪病化验室,这是全市第一家在村一级建立猪病化验室和开展猪病诊断监测业务的。虽然化验室的设施设备不是很先进,但服务养猪场户及时又适用。他们开展的猪疫苗注射后测定抗体业务,已在大型养猪场广泛应用,为控制猪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化验室还开展常见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业务。
除此之外,张明海还给养猪场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榆阳区每年出栏生猪几十万头,饲养规模大、养殖户多而分散,加之技术和设施落后等原因,生产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张明海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调研养猪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归纳成8大类108个具体问题,又联系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养猪专家执笔撰写成10多万字的技术解答资料,出版发行1万册,提供给养猪场户。资料针对性很强,解决了生产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养猪示范户张志祥说:“以前猪一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只能给张站打电话,等他来给我们看,自从有了《农户规模养猪实用技术百问》这本书,简单的问题我们都能自己处理,省了不少时间。”
在服务大纪汗村的同时,张明海不忘将优秀的养殖经验传授给更多的群众,从2006年至今,张明海在榆阳区10多个乡镇的村子举办了不下100场次有一定规模的养猪技术培训,听他讲授养猪技术的农民为数众多。在榆阳区,大的养猪户和养猪场基本没有不认识张明海的人,就连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的养猪场户也经常向他请教,学习先进的养猪生产技术。
如今,养猪业已经成为大纪汗村农业主导产业。2013年,全村出栏生猪1.2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其中养猪收入6500元。30多个科技示范户,户均出栏生猪298头,人均养猪收入达到1.5万元。
“互动”才能“双赢”
刘予涵
解决了温饱后的农民,最想的是致富,最盼的是服务,最缺的是技术。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工作,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新途径,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有强烈需求和科技服务“缺位”的问题。
科技特派员张明海采取“围绕产业办实体,围绕生产搞服务”的模式建立利益共同体,达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特派员增利、国家增税的目的,最终实现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的“互动”和“双赢”,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科技特派员按照上联院所、下联农户、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要求,聚集多方力量和各路人才为广大农民服务。尤其是科技人员以特派员身份下企业进农村,宽松的政策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科技特派员提高了服务技能、丰富了实践经验。许多科技特派员深有体会地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我们有了用武之地,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