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让非遗在新城镇落地生根
——以京西古幡会传承保护为例
京西古幡会 京城影痴 摄
安全山
随着农村人口流出和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拆迁及人口流动等问题而面临着传承群体分散及传承发展困难等挑战。但是,如果就势而为,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契机,将非遗带进新城镇,既可使新城镇更具文化特色与吸引力、凝聚力,促进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京西古幡会,即北京市门头沟千军台村、庄户村古幡会,曾统称“天人吉祥圣会”,起于明,兴于清及民国初,据传清康熙年间曾受皇封。每年元宵节期间在两村轮流走会,农历四月初一参加当地福龙山娘娘庙会,还曾到妙峰山、涿州、斋堂等地庙会进香,故又称“朝顶进香会”。受战乱及其他因素影响,曾三起三落,历经400余年传承至今。
幡会现有20面幡,为大幡而非中幡,幡面除绘有地名标志外,还绘有神像或神名,谓之神幡,神幡只能擎举而不能技耍。京西古幡会从筹备到请神、持幡、踩街、接会、走会到送神、收幡,历时10余天;除吹奏、打奏乐班外,还有娘娘驾、银锤铁锏号角等仪仗,有号佛会、狮子会、秧歌会等娱神或自娱会档,还曾办有剧团,于走会日晚上演出。外出的本地村民,春节时可以不回来,但元宵节必须回村,因为在当地过元宵节比过年还重要、还热闹。元宵节走会,数十个会档、数百个角色、数百人乃至上千人参观,依序行走于山沟、村落古道上,旗幡高耸,鼓乐震天,花会穿插,场面宏大,蔚为壮观,有人称之为京西深山里的“狂欢节”。娱神之中兼自娱,节庆与宗教、民俗、民间艺术相结合,热闹而不失庄重。
随着当下村落搬迁及人口外流,幡会文化传承问题凸显。京西古幡会走会时的角色加起来需要四五百人,随着失传多年的会档如娘娘驾、号佛会等陆续恢复,所需人数还将增加。但是,近年来,孩子外出上学,青年外出工作及在外成家,留在村里的人愈来愈少,而且多是些老弱病残,即使元宵节还有不少人回来参加走会,也被当做临时性任务。走会角色的“人荒”和技艺接续力量的“人荒”越发严重。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如今,两村中的庄户村居民已开始搬迁,将分散到新的不同的地区和社区,解决京西古幡会的文化传承问题已迫在眉睫。如果解决得慢或者不好,京西古幡会将面临“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遇,若再想恢复,则会比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时还难。因此,笔者认为,拓展京西古幡会参与群体,转变传统的传承方式,为其搭建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与平台势在必行。
首先,在传承人的培养方面,京西古幡会或可借鉴国家级非遗项目京西太平鼓已有的保护经验——将传承深入校园。京西太平鼓在门头沟地区广为流传,特别受当地妇女们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门头沟妇女,可以说是伴随着太平鼓声长大的。她们自小就听着熟悉的鼓乐节奏,跟着太平鼓表演队伍一起走街串巷。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太平鼓这一乡村表演形式也遇到了传承难题,但在区文化部门的有效引导之下,该项目将传承人的培养定位为以学校学生为主,为非遗项目提供了传承的力量,这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又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意义深远。
今年,京西幡会也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的元宵节走会活动是近年来最好、最热闹的一次。在组织形式上,实行了政府(即大台街道办事处)主导,协会(大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社区(千军台、庄户两村居委会)参加,社会(当地矿厂、派出所和区有关部门)支持的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演员队伍中,除大台地区古幡乐团和板桥村村民参加外,最抢眼的是吵子班的表演,他们是来自门头沟大峪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如果继续将当前这种保护实践加以有效推广,将有利于实现京西古幡会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
其次,可以将优秀的非遗项目与乡村文化旅游相结合。例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该村包括韭园、桥耳涧、东落坡、西落坡4个村庄,加上相邻的东西马各庄村和南港村、东石古岩村,被合称王平镇东八村。该区域内不仅有汉代军事遗址、元代碉楼大寨、明代马场遗迹、桃花谷鬼谷书院,还有多座寺庙、多家“古道驿站”。近年来,这一区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览。在向人们展示丰富的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的同时,将富有地域特色的京西幡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不仅可使新型城镇更具文化吸引力,同时也为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发展土壤。
此外,在新城镇中为非遗项目搭建展演展示平台也十分必要。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门头沟区的区域功能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首都西部综合服务中心。门头沟区按照功能定位要求,确立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这些都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展演展示场所提供了有力支持。让非遗在新城镇中落地生根,前提之一是为其搭建起一个有利于展演展示传承空间,对于京西古幡会而言,可以在新城镇中已经建成的公园内设置露天广场供不同会档轮流演出或排练使用。同时,在各个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还可以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形式,记录展示当地的非遗。此外,还可以配合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汇演、非遗文化沙龙等,向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展示京西古幡会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