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首次在长城安装避雷仿真树 年底前全覆盖 此外 短期内无开放新计划
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 今年年底前,长城八达岭段将全部纳入防雷体系。为了保护建筑以及游客安全,同时不破坏长城的历史原貌,长城上的避雷针首次换成避雷仿真树。
昨天,记者从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了解到,今年12棵避雷仿真树将全部完工。
为何要立仿真树? 敌楼坍塌 “量身定制”避雷装置
目前,八达岭长城开放部分仅为50%,不少“驴友”已将目光探向未开放区,然而这些区域在夏季雷雨多发期很容易发生雷击事故。
2010年,八达岭长城在北段12座敌楼和北7、北9、北11等地理位置较高的平台率先安装了避雷设施。2011年6月,八达岭长城南段7座敌楼和南3、南5平台也开始安装避雷针。
据八达岭文物管理科文物修缮项目负责人丁海涛介绍,长城上不允许打洞,只能在敌楼上装一个铁箍,再装上高约6米的避雷针。可在未开放区域,很多敌楼已经坍塌,无法安装铁箍,因此只能以树替针。
仿真树立在哪? 集中在南段未开放区
八达岭长城国保段从南16楼半至北19楼全长共7441米,城台、附墙台及空心敌台37个。游览开放段从南7楼至北12楼共计3741米,其中北段长2565米,南段长1176米,包括关城1座,敌楼、敌台19座,烽火台2座。
避雷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地势险要的八达岭长城南段未开放区。丁海涛介绍,目前避雷设施分为传统的避雷针与仿真树两种。考虑到地形等施工条件,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在南8楼、南13楼、南14楼、南16楼共安装7棵避雷仿真树,在南9楼至12楼安装仿古接闪针。此外,北13台至北19楼也将安装5棵仿真树。
丁海涛介绍,南段的7棵仿真树工程已经收工。北13台至北19楼的工程于今年5月22日正式开工。目前已经完成仿真树基坑挖掘等工作,完成了工程量的20%,预计12月25日完工。
仿真树有啥用?
气象台“专供”雷电预警信息
气象专家介绍,北京的平均雷暴天数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城市甚至低纬度地区。长城的结构与大多数中国古建筑一样,为砖石木结构,与现代建筑的钢结构或钢筋水泥结构相比,它的特殊性在于本身没有任何防雷作用。因此,每年夏天,长城上就容易发生雷击惨剧。
据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副主任李东介绍,待仿真树全部安装完毕,长城八达岭段就达到防雷体系的全覆盖。届时,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将专门针对八达岭地区发布雷电预警。
丁海涛举例道:“如果在预计的未来6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0.5小时八达岭长城周围可能有雷雨,雷电预警平台可自动发出预报,通过语音提醒自动发出警报信息,并通过值班人员对游客进行发布。”
新闻延伸
八达岭短期无开放新计划
八达岭长城已开放了50%的区域,未开放区域什么样?是否有可能开放?
据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副主任刘文波介绍,由于目前非开放段周边以荒山为主,即使长城本体已经修建完成并安装了相应设施,但仍不具备开放的条件,所以暂无新增开放计划。
“如果是必要的服务设施,也必须依照历史依据,不破坏风貌,经过审批后才可以修建。”刘文波表示,将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放新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