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讯 (驻内蒙古记者阿勒得尔图)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把包头市文化信息中心储存的100多万册数字图书资料和162TB视频资料“接种”到286家网吧,使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通过网络阅读的形式落地生根。
包头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在调查中发现,全市登记注册的286家网吧大都集中在城市中心或周边地区,拥有良好的电脑设备和宽带网络。如果把网吧的设备优势、网民优势和信息中心的数字文化资源优势进行有效对接,必然会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包头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和网吧经营者达成共识,为每个网吧配备VPN接入设备,实现网吧访问内部版权数字资源;利用已有网警平台向每个终端电脑桌面发送“包头文化资源网”图标,网民点击图标可以进入包头文化资源网浏览数字资源;在网吧报警平台窗口设计“数字文化”专栏,每天向网民推荐最新资源内容和文化活动;在网吧入口处放置包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站标识灯箱;在网吧室内墙上张贴公共数字文化宣传海报;在环境好、规模大的网吧放置“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终端触摸屏”。
目前,包头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网上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美术馆”“网上大剧院”“网上文化大院”等服务项目已经落地,而将数字文化资源引入网吧,则是公共文化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有效对接的大胆尝试。包头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纳日松表示,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项业务可以扩展到学校、宾馆、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甚至扩展到每个家庭,让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对社会进行有效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