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对分布在4个市5个县区的10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取样,一圈下来,近千公里的路程,40多岁的訾香梅早已习以为常。每到一个处,她都和同事迅速将水样取完,又继续奔赴下一个点。这一天里,她们要来回将近两千公里路程。
“这还算少的,有时取样任务达40个点,要跑4天上万公里……”日前,訾香梅对记者说:“有些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
随着今年陕西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全面启动,省水文局的水质监测任务、监测频次不断增加,一场为守护美丽江河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陕西悄然拉开了序幕。
勇挑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大梁”
“衡量一条河流是否健康的关键因素是水量和纳污能力,而这两项内容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性内容。”省水利厅水资源处有关负责人说。
地处西北的陕西,虽然拥有黄河、长江第一大支流渭河、汉江,但是水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率却很低。“十年九旱”的省情,让陕西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惜水如油”。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业经济的粗放式发展让陕西江河有限的水资源更是遭遇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水量的紧缺倒逼着陕西必须“扎紧水袋子,拧紧水龙头”。2013年,乘借着国家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东风,陕西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在全省掀起了一场由水而起的战争。
省水文局更是责无旁贷地挑起了水功能区监测、重要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任务的“大梁”,担当起江河水质的“裁判员”。
严格把关勇当江河保护“哨兵”
今年入夏的一天,在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对采回来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药水味,忙碌的工作显得十分枯燥、沉闷。
“采回来的水样,有些必须当天进行分析,有时还要连夜加班分析。”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处处长张宏斌说,“看似摇瓶瓶弄罐罐,不断地在仪器上进行各种分析,但出来的却是全省各河流、重要水库的水质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最终将成为陕西省政府对各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个依据不仅决定着各市新建项目是否能顺利上马,更是关系到省政府对各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年度综合考评。
作为陕西水资源监测的“掌门人”,省水文局一直严格把关,勇当江河保护“哨兵”。目前全局共有7个水环境监测中心,负责237个水质监测断面。每月,省水文局都要对40多条河流水质监测断面、4座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并通过省水利厅向外界发布,用精确的数据为全省水资源管理提供“风向标”。
延伸触角全力以赴做好监测
为确保考核数据的权威性,省水文局积极勘察断面,调整增加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使目前陕西省83个国家重要水功能区的监测覆盖率达到80%,满足了国家对陕西省水资源的考核需求。除此之外,陕西省又增加了6个水功能区监测任务,每月监测一次。同时启动了全省十个地级市集中式地表水供水水源地监测评价,对110多个典型排污口及支流口水量水质进行同步监测,不断延伸水资源监测触角。
“看似微不起眼的监测数据,却决定着各市工业是否能新增项目,区域江河排污是否达标,水源地饮水是否安全。所以,每一项数据都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省水文局有关负责人说。
伴随着严格的监测和监测数据与经济发展挂钩,陕西河流的水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相信陕西美丽江河的身影也将为时不远。
(记者 吴莎莎 实习生 宋洋 通讯员 秦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