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榆林之子回家 助推文化精神
张季鸾公祭仪式在东沙生态公园举行 榆林各界人士追忆悼念
8月13日,张季鸾先生之墓回迁榆林,各界人士出席公祭仪式。记者杨彬摄
昨日,榆林各界人士期盼许久的新闻家、政论家、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之墓回迁安葬公祭仪式在东沙生态公园举行。出席仪式的有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宁,榆林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高岖,市政协秘书长张万英,市文广局局长刘仲平,以及大公报副总编钟蕴晴,张季鸾家属和张季鸾墓回迁志愿者。区级四套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界人士代表参加。榆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寇福英介绍了张季鸾生平,钟蕴晴女士和张季鸾之孙张明哲发言,榆阳区政协主席纪生荣主持仪式。
各界人士迎接先生回归
昨日9时许的东沙生态公园,榆林各界人士提前胸戴白花,迎接先生的回归。记者注意到,公祭仪式现场布置简洁朴素,墓冢四周无任何装饰。“ 此次回迁对榆林来说是件大事,但我们遵照先生家属要求,举行了一场简洁朴素的公祭仪式。”一直参与张季鸾墓回迁工作的榆阳区政协秘书长李成浪说。
9时30分,榆阳区政协主席纪生荣宣布仪式开始,全体肃立,在默哀中追思先生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榆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寇福英介绍张季鸾生平,他说:“ 张季鸾先生一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或檄文激辩,或慷慨议政,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境界和崇高情怀。”
大公报副总编钟蕴晴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公祭仪式。她在发言中回顾了先生一生的贡献,以及在大公报的重要位置。她说:“ 1934年12月,张季鸾曾在《大公报》发表《归乡记》一文,记载了他当年的榆林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乡的深情。80年后的今天,这位榆林之子终于落叶归根。”
先生之墓成榆林文化名片
张季鸾的嫡孙张明哲在上海一所女校任职,此次从西安开始一路跟随先生灵柩回到榆林。“ 我以家属的名义衷心感谢所有为回迁工作付出辛劳的省市区领导及社会各界朋友,是大家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先生落叶归根的夙愿。”
仪式最后,出席领导及张季鸾先生家属为先生墓冢填土,张季鸾先生之墓回迁圆满结束。此次为回迁做了大量工作的惠世新说:“张季鸾先生之墓终于回来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前前后后市区两级政府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的结果。这将对榆林建设文化大市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记者苏彩云
塞上媒体人共话张季鸾之墓回迁故乡
这是榆林的巨大精神财富
对于所有媒体人来说,张季鸾先生无疑是一座灯塔。昨日有数十位本地媒体人自发到公祭现场祭奠先辈,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张季鸾先生魂归故里的感慨。
“今天在季鸾先生迁墓仪式现场感受到了来自历史的精神力量,我想我应该获得了某种启迪。季鸾先生首先是榆林人的骄傲,然后才是中国新闻界的骄傲。”本报副总编贺万鑫说,季鸾先生的文章“不传而传”“ 虽死不死”,先生在榆林全面崛起的关键时刻魂归故里,必将给这座城市注入极具张力的文化因子。
榆林日报编辑张富强从大学开始接触张季鸾先生的研究资料,最后形成一篇近万字的毕业论文,如今“报界宗师”“爱国情怀”这些字眼,仍然萦绕脑海。“大学毕业,我从事了新闻工作,对于张季鸾先生在长安区的陵墓被破坏一事,一直很关注。如今先生终于魂归故里,相信海内外所有关注先生的人都该放下心了。”
和张富强一样,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专业、如今在电视台从业的记者杜欣也对这位前辈有着深深的景仰。杜欣说,自己前两年有幸与张季鸾先生的后人有过交流和采访,张先生的媒体人责任感和坚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于自己现在的从业过程有着很深的影响。
西部网记者李明告诉记者,大学时他读完了张季鸾的传记,为张先生“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而深深震撼。“ 张季鸾之墓迁回榆林,对榆林来说,绝对是一大精神财富。”
“对于榆林来说,张季鸾先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谈到张季鸾先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俊明说,“张季鸾先生之墓将成为一种象征的实体,它代表深处大漠的榆林曾经有过足以令华夏侧目的文化与传媒巨人。张季鸾三个字足以为榆林人提供一种精神食粮——一代论宗,仗义执言,谨遵己意。” 记者蒋水清
张季鸾家属
先生之墓顺利回迁很感恩
本报讯(见习记者高坤)昨日,在公祭仪式上,张季鸾的6名亲属后代全程出席。
在现场,6位亲属两代人,70岁的王国华和68岁的王玲华是张季鸾先生的侄女,现居山东。嫡孙张哲明在上海一所女校教书,其他家人一部分在上海,一部分已移居海外。3位外孙中,许一文在西安从事策划工作,李旺在咸阳一高中任教,李晑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谈到长辈张季鸾之墓迁回榆林一事,王国华老人激动地称,回归故里一直是张老生前的心愿。“这次在榆林市各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张老之墓顺利回迁,我们终于安心了,也很感恩。”许一文谈到外公张季鸾满脸自豪,“外公逝世后,给我们后代人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后代人学习的榜样。”
土工闫武卫
有幸能带他“回家”很难忘
本报讯(见习记者高坤)闫武卫在榆林干土工活,8月12日,他和3个工友负责张季鸾先生之墓回迁的掘墓碑、搬送遗骨工作。“我们在挖掘前很小心翼翼,首先用挖掘机对墓冢上方的泥土开挖,然后将挖下来的泥土填放在墓碑和墓冢之间,这样碑亭推倒后就可以倒在土堆上,避免墓碑受损。”
闫武卫说,自己起初对张季鸾的了解并不多,但在干土工活过程中,忙里偷闲地浏览了他的生平事迹。“我现在才知道他是一名受到国共两党领导人赞誉的新闻人士,更开心的是他是咱榆林人,我有幸能带他‘回家’, 这个过程很难忘,也很珍贵。”
企业家贺玉强
看望已故母校名师很自豪
本报讯(见习记者高坤)贺玉强是清涧人,1984年高中毕业于榆林中学,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立公司。这次他专程回榆林参加张季鸾先生之墓回迁活动。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贺玉强告诉记者,30年前自己在榆中上学时,就听说张季鸾先生曾在榆中任教过,此次专门回榆林参加先生之墓的回迁仪式,也是对母校已故名师的缅怀。贺玉强说,此次在现场亲眼看着母校的名师魂归故里、入土为安,心中十分自豪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