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左起)纳迪拉·奈保尔、翻译、V·S·奈保尔、书评人止庵、译者吴正。
南都讯 记者李昶伟 发自上海 2014年上海书展最大的亮点,可谓是奈保尔的首次中国之行。82岁高龄的印度裔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昨日现身上海,参加其作品《大河湾》中文版的首发式。
现场:奈保尔用英语朗读
前日抵达上海、还没倒过时差的奈保尔看起来略显疲惫。一直坐在轮椅上的他需要身边人帮助才能坐到嘉宾席前。太太纳迪拉·奈保尔偶尔会接过话筒,替奈保尔发言或者进一步解释。“我和他一起生活了二十年,我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纳迪拉说。
但奈保尔还是用英语朗诵了《大河湾》的最后一页。“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中国,对在中国所见感到非常惊喜,有点像回家,有着东方式的温暖。”一旁的太太纳迪拉·奈保尔表达了初到中国的感受,奈保尔太太说,也希望此行能触发奈保尔新的灵感。
《大河湾》:奈保尔认为最成功的作品
1932年8月17日,奈保尔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特立尼达岛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6岁时,奈保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并在次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修习英国文学。大学毕业后即开始写作至今。以童年生活为素材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令他一举成名,并获得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作品更是斩获包括布克奖在内的众多奖项。1990年,他得到英国皇室的封爵;1993年,奈保尔成为英国戴维-柯翰文学奖的首位获奖者;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此次由新经典文化公司出版的《大河湾》是奈保尔继《自由国度》之后的第二部非洲题材的小说,是奈保尔得以获得诺奖的重要作品,也被作家本人视为最成功的作品。
《非洲的假面具》:也许其中能看到未来
奈保尔以后殖民时代动乱的非洲国家为背景,用一个在非洲谋生的印度裔杂货店主的视角写了殖民地独立之后的社会。如何看后“大河湾的时代”及非洲的未来?奈保尔回答,“只要你非常认真、非常专心地写作,你写作现在就会看到未来。”奈保尔说,这是他观察的一种方式,“我是这么写《大河湾》的,也是这么写《非洲的假面具》的。”
《非洲的假面具》是奈保尔最新的作品,奈保尔太太大力推荐该书,因为他们此前在非洲旅行,发现所到之处都碰到了中国人,“中国人读了这个书,会对非洲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
纳迪拉·奈保尔告诉记者,他们在乌干达旅行,当地的官员、知识分子对奈保尔说,请一定要写我们,你的写作对我们很重要,二十年前你写的正是这二十年我们这里发生的,你是个预言家。“奈保尔说,‘我并不是预言家,我只是一个观察者。’这是他独特的方式。”奈保尔太太总结道。
写中国:“我现在不具备条件”
除了小说之外,奈保尔另一重要创作是游记。被太太称为“世界主义者”的奈保尔几乎不间断地在全世界“迁徙”,也近距离观察过亚洲、非洲、美洲的很多国家,观察“母国”印度的“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也是其中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
当记者问及是否会将中国之行写下时,奈保尔谨慎地表示,自己没办法写,“如果要写的话,需要认真地体验,需要认真地观察,需要大量的知识,但是现在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奈保尔表示自己此行并没有期待,“一旦有了期待你就看不清楚想看的东西了,所以我只是过来,看一看。”“如果他真的写中国,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会很焦虑。”身边的纳迪拉·奈保尔笑着说。
中国行:上海之后将赴杭州
在英国文坛,奈保尔以脾气臭知名,但一个多小时的首发式上,奈保尔显得脾气特别好,末了还不忘对中国读者说一句:“你们如此细致地解读,让我非常开心。”
新书首发式之后,奈保尔将在今天参加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文学与翻译— 在另一种语言中”的主题演讲;还将于本周四下午,在杭州图书馆与中国作家麦家进行一场名为“文学与生活交流融通”的主题对谈;8月15日晚上的“诗歌之夜”上,奈保尔也将与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哈斯、中国诗人翟永明、王家新等朗读作品;8月17日,奈保尔还将在中国迎来他的82周岁生日。
奈保尔问答
到目前为止有什么人生遗憾吗?
“人生苦短,最好能一辈子拿来学习,一辈子拿来享受,一辈子拿来思考。”
你写作《大河湾》的动机是什么?
“我是个作家,你得写书,一直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