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以前,韩城人把肉饺子称“扁食”,把素饺子称“煮角子”。这种称呼听起来似乎有些土,但经考证,它并不土,而是古名称。因为它产生的历史悠久,经过一代代的变迁,名称也随之变化。“扁食”、“煮角子”就是不同时代的标准名称。
饺子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汉民小吃,从网上的一篇文章看,说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
张仲景,东汉名医,河南南阳人,曾做过长沙太守。其告老还乡后,为百姓诊脉治病,施药救人。有一年冬至之日,他让弟子搭起医棚,架起大锅,专做一种“祛寒娇耳汤”,施舍给体弱贫困、耳朵冻伤的穷人。这种汤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内熬煮,然后再把这种东西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称“娇耳”。下锅煮熟,每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流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治好了冻耳,抵御了伤寒。
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病耳康复,于是就仿制“娇耳”吃,以感激和纪念张仲景,这便是民间吃饺子的开始。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地区的食品、食俗,都是以当地食材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实践、推广而形成,从没有人说某一食品是谁发明的。辟如:蒸馍、油糕、面条,发明人是谁,谁也无法说清。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去探讨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试想,从冬至到除夕,至少有40多天的时间,单凭张大夫一人之力,每天要买面粉、买羊肉、买药材,雇人制作,免费给贫民吃,该是多大的财政支出,他既不是贪官,也不是巨富,他能支撑得了么?但编传说的人并不考虑这些,他的出发点是怎么“生动”,怎么能吸引眼球就怎么编。这是当前民俗研究中普通存在的的一种媚俗现象。
网上另一篇文章说,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所著《广雅》一书,就提到了此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饺子的名称也在改变。唐代称“牢丸”,宋代称“角儿”,元代称“时罗角儿”,明代称“粉角”、“扁食”,清代以后称“扁食”、“饺子”。
但韩城为什么把肉馅饺子称“扁食”,把菜馅饺子称“煮角子”?另一篇资料可作证据,它说,晋语区把饺子叫“扁食”,又称“煮角”。虽只一句话,但却给我们研究韩城文化传承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线索。
韩城在春秋战国时,先属晋而后属魏,后虽归秦,但千百年来,由于韩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去陕北,多崇山峻岭;往关中,几条大沟横栏。相比之下,只有通过黄河摆渡与山西交往较为方便。故自古韩城多晋商,多数商品也自晋地输入。另外韩城许多名门望族,多是历代从山西迁徙而来,如司马氏、薛氏、卫氏、解氏、师氏、王氏等。所有这些原因就决定了韩城文化属晋文化,当然,也就属于晋语区了。
前面说过,由于韩城以高山、大河、大沟与周边县相隔,所以自古比较封闭。而正是由于这种封闭,才使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在韩城保存比较完好,扁食和煮角子的称谓便为一例。但韩城人把它更细化,把肉馅的饺子称“扁食”,把菜馅的饺子称“煮角子”,既区别了两种食品,又保留了两种食品的古名称。从其称谓中,我们不仅可以一窥其来历,更可为研究韩城方言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