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神木县马镇武家墕村党支部书记杨闰芝当村干部13年来,个人累计出资260多万元,先后为村上引进了自来水,建起了移民新村,实施了农网改造,修通了进村道路,建起了养殖场……极大地改善了全村280多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今年51岁的杨闰芝1980年从马镇中学高中毕业后,先后当过木匠、砖瓦工,还自学了一手过硬的电焊、修理三轮车、四轮车技术。上世纪末神盘公路运煤大通道开工建设时,急于摆脱贫穷的他从马镇信用社贷了4万元,又找亲戚朋友借了40多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办起了神盘公路通车后的第一家汽车修理厂。
修理厂从刚开始时的充气、补胎、换机油的小打小闹,发展到后来的车辆有什么故障就能排除什么故障。随着汽车修理业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过路司乘人员的需要,他又办起了食堂。
2002年,与武家墕村结对扶贫的榆林市煤炭运销集团公司打算出资5万元为村上实施人饮工程,由于村班子不健全,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在镇上领导的反复动员下,忙于打理汽修厂生意的杨闰芝挑起了村主任的担子。经过他的努力,上任几个月村民们就告别了以往在5里路外担水吃的历史。吃上了自来水之后,他又东奔西走配合电力部门为村上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用电质量。
2007年,杨闰芝遇到了一件头疼事——县上要对村子实施移民搬迁,但资金缺口很大。村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在距神盘公路有2.5公里远的山上。村里通往神盘公路的唯一通道只有一条可供三轮车行走的便道,但是路窄坡陡,夏天下雨、冬天下雪,村民几乎出不了村。看着一个个村民渴望搬迁、急于脱贫的眼神,想着村集体没有一分钱、多数村民还在为每户出的4万元搬迁费发愁的现状,杨闰芝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他思前想后,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决定在省、市、县三级补贴资金还没到位之前,不足部分该村民出的村民出,没着落的部分全部由他个人承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村上的移民搬迁工程上。从新村选址、劈山填沟移动土石方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一一亲自过手。2009年9月,在阵阵鞭炮声中,武家墕移民新村工程正式完工了。全村24户村民,每户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新房子,还给村里留了两套村委会活动室。
之后的几年里,杨闰芝又筹资50万元建起了16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饲养了300多只山羊;新修了30多亩水平地;新建了可蓄水14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从村上村民们的合疗费,吃自来水往高位水池抽水的电费,镇、村道路维修费,到一年几次开车给村民买化肥、食盐、籽种的往返运费,全是他个人出资,十多年来,他就拿出近18万元。为了方便村民,他还买回了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常年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
5月下旬,记者到武家墕村采访,烈日当空的中午,见杨闰芝正在同村水泥路工地上忙活着。村民为了种地方便,夏天住在旧村子,冬天住山下的新房子。然而,连接新、旧村的砂石路太窄太陡,雨雪天进出村子极不方便。今年,在镇上的支持下,杨闰芝多方筹资55万元,把1.6公里长的砂石路改建为宽4.5米、路面厚20公分的水泥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亲自开铺路机,新修的水泥路将于7月初完工。
谈起今后的打算,杨闰芝计划平整一处土地,新造100多亩水浇地,把即将完工的1.6公里水泥路的两边全部绿化,再把移民新村的院子硬化,在旧村建一处老年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