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古堤上的砖石。
邵伯铁牛。
邵伯古堤。
邵伯古堤
修建时间: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
遗产位置:江都区邵伯镇邵伯明清运河故道东岸
遗产价值:大堤上部以城砖砌筑,顶部压条石,真实性、完整性好。
一道闸门,隔开了京杭大运河与邵伯古运河。邵伯节制闸外,弃船登岸,跨过闸门,即是邵伯运河古堤。
漫步堤上,古风扑面。古堤遗存,你可以想象当年的风浪;排排老屋,你可以聆听当年的市井繁华;与老人交谈,你还可领略到新的人文风情的传承与演绎。
石堤古迹
大砖刻字,“堤工总局”有追责制
邵伯节制闸东侧,自北往南,是一段石堤,长逾300米。堤高四五米,自下而上,是杉木桩,石条,石块,最上层是大砖。
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邵伯运河古堤。
细细寻觅,记者从大砖上发现了古痕迹,砖面刻有两行字:上刻“镇江府丹阳县X记”,“X”模糊不清,像“董”字,但难以确定;下刻“堤工总局”。
邵伯镇申遗办副主任丁云峰介绍,“堤工总局”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水利部,“X记”则表明大砖是某家窑厂烧制,“之所以留下‘X记’,是当大砖出现质量问题时,‘堤工总局’就会追究‘X记’的责任。”
或许,正是当年的“追责”制度,才有了今天古堤的完好。
当地历史文化研究者张允生说,邵伯筑堤,当追溯至东晋。乾隆曾以“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邵伯颂棠阴”,吟诵谢安为邵伯黎民造福筑埭。
唐宋之前,扬州至淮安一线,36座小型湖泊连绵不断,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之誉。自黄河夺淮后,三十六陂汇为巨浸,风急浪险,“千舟半渡,一风而尽,浮尸无数,惨不忍睹”。尝尽水患的人们,不得不在湖畔忙筑堤,将运河和湖分开,以避风浪。
《甘棠小志》记载,运河形成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史称绍熙堰,里人俗称东堤。虽然筑堤,还是水灾不断。
康熙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修建邵伯运堤东岸石工,大堤底部为石块垒叠护坡,上部以城砖砌筑,顶部压一层条石,真实性、完整性好。其中一段,就是保存至今的邵伯运河古堤。
此后,清朝年间进行过两次重修,有两块石碑见证,一块刻字“金隄永固”(光绪十六年堤工总局修),一块刻字“甘棠保障”(宣统二年四月堤工总局修)。
民国时期,堤防加固仍未间断。1946年春,苏皖边人民政府发动高邮、宝应、樊川民工,修整邵伯至泾河运堤,长99公里,毁掉日本侵略军、伪军遗留在运堤上的工事,加固了险工险段。
堤上遗存
镇水铁牛,过去神物成今日吉祥物
古堤斗野园内,有一尊铁牛。它屈膝昂首,俯伏在连体铁座上,重约1.5吨,长1.98米,高1.1米,腹中空空,叩之铿然有声。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产物,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邵伯铁牛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邵伯南更楼决堤,决口长达180多米,水深13米多,波涛汹涌,难以堵塞,被阻漕船达4000余艘,来往船只不得不绕邵伯湖而行。次年,常州帮旗丁傅经振等率15艘重载粮船,往邵伯湖航行,途中突遇暴风,沉没湖中,淹死35人。
康熙帝见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漕河总督张鹏翮速到邵伯治水。张鹏翮至,见沿河数千百姓焚香恸哭,竟也大哭,遂令筑土堵塞决口。但因决口太深,一时难堵,故避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连接京杭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铁牛于堤上镇之。
铁牛铸有铭词:“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铁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垫报吾皇。”
丁云峰介绍,自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12只动物塑像,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安澜,同时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即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
其中,九牛置于涟水东门外、三河闸、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二虎实为石雕壁虎,置于扬州壁虎坝;一鸡则在江都昭关坝稽家闸石壁之上。
不过,“九牛二虎一只鸡”中,如今只剩下2头牛,一头在邵伯,一头在江都;还有一只虎,留在湾头。
“有了铁牛300多年来,邵伯从未发生过水灾。”潘名祥,尽管功劳归于运河古堤,但自从铁牛一出现,百姓就喜欢上了它,过去视它为神物,而后视它为吉祥物。
当地人眼里,铁牛是长寿的象征。谁家生了孩子,会抱着骑上铁牛,手抓两只牛角,大人替孩子念念有词:“干妈妈多到,我多大。”每年正月十五,铁牛生日,大人们去烧香,并喊上几个小男孩抢香,然后送到不孕不育人家,发吉兆,祝来年生个胖小子。
铁牛不仅是当地人的吉兆,游人到此,也要亲热地抚摸它:摸摸牛头,不生肿瘤,全家安康,吃穿不愁;摸摸牛背,喝酒不醉,生活小康,干活不累。
市井风情
央视取景,再现扬州版《清明上河图》
古堤上,原本是邵伯的一条商业街。“我家老房子就在附近,自小在这里长大。”邵伯镇文化站原站长潘名祥说,这条街叫“上河边”。
记忆中,古堤上开了很多店,有油麻店、锚链店、车匠店、旅馆、饭店。“房子基本上是两层,前店后作。”潘名祥说,解放初,这里还很繁华。不过,这也成了潘名祥最后的记忆。
有一幅画,名叫《运河揽胜图》,曾展现了邵伯镇及古堤上的市井繁华。
画面上,运河水面宽阔,停留着各种船舶,既有大型的商船,也有渔民打鱼的小舟。一座有着二十多个桥洞的桥梁横跨在运河上,船舶穿梭其中。岸边,则是一幅生动的市井图:码头上,工人们正在忙于搬运货物;官衙里,官吏们正在办公;街道上两边都是商店,有卖米的、卖酒的以及其他正在进行买卖的商贩,街道边,还搭有古戏台,戏子们正浓墨重彩登台唱戏;街道中,还有抬轿的轿夫,一名女子正从轿子中探出头来……
这幅《运河揽胜图》,被专家称为扬州版《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画作者王素,又称王小梅,是晚清时期扬州著名画家。1853年,太平军攻克扬州,王素为逃避战火,举家迁居江都邵伯、郭村等处,并画出反映当时社会百态的《运河揽胜图》。
今年5月,央视来扬拍摄纪录片《大运河》,将这幅画录入镜头,并请潘名祥讲解还原了当年真实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