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 葛晓泉 文/摄
湾潭镇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自治县境内,“藏”在绵绵的大巴山深处。
平日里,小镇笼罩在一派古朴宁静而又湿润绵长的安闲情调中。湾潭河的岸边是一座座吊脚楼和一条窄窄长长的青石板街道,两排挤挤挨挨的瓦屋把蔚蓝的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清亮而弯弯曲曲的湾潭河上横跨着一座座小巧玲珑的石桥,错落有致,巧连妙勾。
独特的土家文化
湾潭镇风光迷人,平均海拔1200米,曾是湖北省内有名的“万亩高山小平原”,至今仍留存百顺桥碑、汉土疆碑、铜矿开采碑、茶马古道、官井、槐井等。
镇里几乎家家都住土家吊脚楼,那圆木头搭建起三间屋,正屋左侧支起一间吊脚楼,下面围起栅栏养猪,楼上住人或堆放杂物。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薅草锣鼓”传承人付吉佳介绍,早前的吊脚楼,楼上叫作“姑娘楼”,是未出嫁的闺女们织布、绣花的地方。家家门前有块场地,当地人称“踏坝”,是用来踏歌的坝子。
“郎在高山打伞来,姐在家中绣丝带,我左手接着郎的伞,右手抱着郎的怀,口问哥哥哪里来?”民间歌手彭谷荣张口就对笔者唱起土家民歌。
彭谷荣说,小镇是出名的歌乡,“湾潭三姐”万戌姐、杜元香、田香姐是当地三名著名女歌师。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花鼓、阴花鼓、围鼓、板凳龙、满堂音、踩高跷等富有土家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小镇很古老也很简朴。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幽幽发亮,把一段悠远的历史融凝进去,不留一丝痕迹。独特的建筑艺术遗韵和邈远的地方风貌折射出民族的智慧、文化的积淀,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纷纷前来访古探幽。
付吉佳向笔者介绍,湾潭的“独岭佛光”、“海市蜃楼”等奇观与万亩草场风光、峡谷地貌、高原水库串为一线,共同形成宜避暑、休闲的旅游的环境。“到这里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旅游业正在成为湾潭居民的一大收入来源。”
远近闻名的山货土产
湾潭镇的老百姓逐渐在闹市中学做起了生意。凡是当街大门两旁,一般都装有铺台,内陈货柜。
笔者在一处做农具生意的铺面上见到了老板田术美。他介绍,“冷市”很少营业,但每逢“赶场”或者“庙会”,连大门前都会摆出货摊。大到匹头、皮革,小到茶叶、菜油、川盐、山烟、苞谷酒。镇上还有10家药铺,既有郎中诊病拿药,又有司药收购、制售药品药材等。
田术美说,后街“九佬十八匠”云集,大小红炉、各色作坊众多,主要以铜、铁、银、竹、木、棕制家什用具和陶瓷器皿加工为业,生意十分兴隆。河街的民居偏少,空旷地段搭有牛、马、猪、羊交易棚舍,既有兽医代相牛马,也有中人撮合贩卖猪羊。
据了解,逢上“赶集”,四面八方的土家山民便背起背篼,拄着打杵,扛些鸡鸭鹅蛋或山货,天未亮就跋涉几十里山路,早早来到街道两旁选一块地盘摆起“杂货摊”。
许老根是来自湾潭镇独岭的“天蒜”种植专业户。他介绍,独岭的“天蒜”,湖北独一无二,纯天然无污染,尤其是香味更是一绝。
湾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湾潭镇的山货土产远近闻名,很多游客都喜欢购买。他们会逐渐加大对山货土产的包装和宣传。
新时代的新城镇
见证了小镇历史沧桑的82岁老人陈吉银说,小镇是把花雨伞,过去放着不用,把它撑开才好看。
湾潭镇旅游办的向宏静介绍,镇党委政府用“生态、文化、宜居、宜业、宜游”城镇化建设思路,打造“宜居宜旅”美丽湾潭。湾潭将充分依托山水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历史建筑风貌等,坚持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
湾潭镇党委书记谭敦峰表示,近年来,湾潭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 “烟叶大镇、林特名镇、能源强镇、商贸活镇”的战略做文章。
6月底以来,湾潭镇就对街道进行大整修,这是时隔17年的全面开工。
谭敦峰介绍,这次大整修,投资约500万元,让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的集镇街道焕然一新,既能惠民工程,也可以完善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
采访中,笔者在湾潭镇还见识了一场乡土趣味十足的“农民运动会”。这场“农民运动会”包括“团结就是力量”(拔河)、“山村大力士”(接力运肥)、“步调一致奔小康”(3人4足50米)、“翩翩起舞”(跳绳)、“妇唱夫随”(媳妇背丈夫)等项目,吸引了不少城里的游客前来观看。
湾潭镇新天村70多岁的向大爷说,这样有意思的运动,他是第一次看到。“现在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真的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