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打开紫阳县“阳光政务365”网站,首页赫然放着一张非常清晰的“权力清单”:民政局(34项);人社局(22项);工商局(19项)……点开这些项目,还能看申报条件、审批依据、收费标准、法定办理时限、承诺办理时限等具体内容。经过四轮清理,6月底,该县48个政府部门408项审批服务事项正式对外公开。据悉,这是在网上公示的全省首个县级“权力清单”。
48个部门亮出“权力家底”
2013年底,一场被称为政府部门的“确权勘界”运动在紫阳迅速展开,相关部门对全县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理和规范。在事项清理过程中,有的部门工作开展迟缓,方案就是报不上来;有的拿出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据理力争;有的垂管单位,为了不“大权旁落”,从省市主管部门找领导“施加压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进中心挪位子,厅外审批摘帽子!”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王晓江给部门的“头头脑脑”敲了警钟。
常务副县长和纪委书记连续两天召开会议,部门负责人一一“过堂”,将清理出来的权力和盘托出。明确要求,办结速度取“上限”,收费标准取“下限”。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坚决不收,可多可少的费用一律按照最低标准收,可有可无的条件和手续坚决取消。
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的原则,将分散在诸多部门的各类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汇总成“权力清单”对外公开,统一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同时设置2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联网服务。
改革后,县政务服务中心由过去单一针对群众服务,拓展为面向群众和企业服务,入驻部门由13个增加到48个,审批服务事项由32项增加为408项。群众办事,只需进一个门,找一个人。
300名干部告别审批权
高荣平是紫阳县工商注册分局局长,今年起多了一个官衔——局审批办主任。原来分散在各股室的19项审批业务,全部“收编”到审批办,他每周有4天时间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现场“签批”。审批办的7名工作人员是从各业务股室抽调而来,4人在窗口坐班,3人负责现场勘验以及窗口与部门间的公文流转。
据统计,改革前,全县各部门具有审批职能的股室超过100个,工作人员近400人。改革后,各部门审批业务全部“收编”到审批办,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仅有103人,这意味着将近300名干部同审批权说再见。
县地税局则干脆撤掉了办税大厅,所有征管人员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局长杨元新用“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来形容这次改革对单位带来的变化。
“作为部门‘一把手’,以前我最操心的地方就是股室审批过程的合法与规范。现在业务全部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相当于加了层‘保险’。”县食药监局局长文艺说。
部门的权力越改越少,责任却越来越清晰。权力清单制度有效推动部门工作重心从原来的重审批向重监管、重服务转变。
前不久,文艺把全局所有干部“撒下去”,开展“百人百案”违规违法查处活动,监管的触角深入到了农产品、农家乐、农家宴这些过去的“盲点”。往年餐饮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在县上,今年改为送技术到乡镇,让他们就近接受培训,省了受训人员的食宿费用,受到群众好评。
审批权物理平移倒逼“化学反应”
晒完权力清单后,还必须健全对违规用权的监督问责机制,保障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为了便于管理,紫阳政务服务中心所有人的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团支部,每月评比优秀窗口人员、每月通报工作情况。用“90后”工作人员鲍恒的话说,现在上厕所都要一路小跑。
悬在鲍恒和同事们头上的有两把“利剑”。
一是从今年4月1日起实行的《紫阳县行政审批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另一个是中心建立的电子监察平台可“步步留痕”,自动生成各类统计图、分析图。县里明确,窗口单位的工作成绩占本部门年终考核的30%。
“小吃店的四个证照三天之内全办好,快得简直难以相信!”浙江人许培林不住地感叹。在数个省开小吃店的老许对办理这套证照的程序太熟悉了,得跑环保、工商、食药监、地税四个部门,“习惯时限”至少是一个月。在服务质量电子评价器上,他毫不犹豫地给四个部门都按了“非常满意”按键。据统计,1—6月,该中心受理业务超过2万件,群众满意率高达99.1%。
清权彻底、晒权清晰,用权明白。紫阳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可检查、可追溯、可监管的权力运行体系,一个分工合理、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政府治理结构。把政府权力关入透明的制度之笼,将权力运转流程放到群众眼皮底下,使“变相审批”“隐性审批”彻底失去了土壤。
审批权的物理平移,正倒逼着“化学反应”。“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最终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运行机制。”县长梁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