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俄查村是一个隐藏在海南大山深处的黎族村落,这里古朴宁静,远离喧嚣。村民们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用茅草搭建的“船形屋”,刀耕火种造出来的具有黎族特色的山兰稻,以及聪慧的黎族姑娘纯手工织出的黎锦……每一样,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俄查村的原始气息。
这个村落本来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黎族人世代生活于此,过着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生活。但遗憾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热潮,正在一点点地侵蚀这片纯净的土地。也许多年之后,即使我们再次来到俄查村,也很难再看到那些奇特的“船形屋”,或者吃上那些美味的“山兰稻”了……
村民们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用纯手工织出黎锦。
不设窗的屋子防“恶鬼”
黎族是海南岛的土著民,有着三四千年的历史,而俄查村,则是海南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形态最原始的黎族村落。
俄查村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东南面,全村有100多户500多人。走进村子,你会发现村里有许多特别的茅草屋,这种茅草屋的平面是纵长方形,竹木构架,用藤条捆扎成形,拱形的人字屋顶盖着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是一直延伸到地面,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因此被称为“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的代表性建筑,不仅是黎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
关于船形屋的历史,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俄查村人比较认同的一种是这样说的:大禹统治天下的时候,南海有一个名为俚国的小国,国王的女儿丹雅公主先后招了3个驸马,但全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在国国亡,一时间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百姓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
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准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还有一把山刀和3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了船上。船在海上漂了很久,历经劫难,终于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她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峻岭,也看到了成群的猴子无忧无虑地穿行于林间,忧虑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在饱餐了野兔和鸟蛋之后,丹雅公主决定在这个荒岛定居下来。为了躲避风雨和防御野兽的侵袭,她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后来船板烂了,她便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俄查村船形屋的雏形。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据俄查村的村民说,他们之所以世代居住在船形屋,其实是为了感念先祖。黎族的祖先从大陆沿海乘木船漂洋过海来到这里,靠岸后,由于地处荒凉,没有人烟,便只好将船翻过来,再往倒扣的船底铺草,用木桩支撑起来当房屋住。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万里迁徙,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自己的房屋,经过不断改良,最后形成了俄查村今天的船形屋。
俄查村的船形屋两边成圆拱造型,有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则起到了防湿、防雨的作用。船形屋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屋内不隔间,屋子的中间立有3根高大的柱子,黎语称为“戈额”,象征男人;屋子的两边立有6根矮柱子,黎语叫“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有意思的是,房屋一般不设窗户,据说开窗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引起疾病。
除了居住用的船形屋,几乎每户俄查村人都会另外搭建一座小型的船形屋,作为谷仓专门用来存放稻谷。黎族谷仓的建造颇为讲究,尤其是木材,多选用防虫蛀的坡垒、子京等珍贵木材,甚至还有整个框架都是用花梨木制成的。谷仓有大有小,大的谷仓往往在底部放置一层平整的大石块,然后压上一层结实的木条,再用编织的竹片铺设在木材上面,最后还要用新鲜牛粪与草木灰搅拌涂于仓底,以防虫蛀。黎家人的谷仓不会开窗户,只留两个对开的小门,以便空气对流和存取谷物。
这里的孩子大都不穿鞋子,不是买不起是不习惯。
专门用来谈恋爱的“隆闺”
在俄查村,最盛大的节日要数“山兰节”,但在俄查村青年男女心中,最期待的却是“三月三节”。三月三节又叫“爱情节”,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黎语称“孚念孚”,是俄查村人表达对爱情的向往的传统节日。
节日这天,小伙带着猎枪、弓箭到深山密林中去打猎,将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当夜晚来临,山坡上、河岸边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身着艳丽的七彩衣裙,小伙子腰扎红巾,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跳起古老独特的竹竿舞、打猎舞、砍柴舞……然后他们会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互相赠送信物。姑娘们将亲手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腰间,小伙子则把银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发簪插在姑娘的发髻上,相约来年三月三再相会。
在俄查村,青年男女谈恋爱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风俗,那就是女孩子长到14岁时,父母会帮她盖一座名叫“隆闺”的小房子。“隆闺”在黎语里意为“没有灶的房子”,没有灶就意味着不能生火做饭,不能居家,那这样的房子用来做什么呢?答案就是谈恋爱。因此这种房子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紧挨着父母的住房。如果男子对这家的女孩有意,晚上就会去她的隆闺,而女子如果中意于他,便会同意他留宿。
隆闺在黎族村落中也被称为“寮房”,凡是不同氏族的男子,都可以参与“放寮”,即到寮房中找寻情人。俄查村的青年男女们,在放寮的过程中,还会用黎家人特别的乐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鼻箫就是其中的一种。
鼻箫是俄查村乃至整个黎族极具特色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这句黎家情歌,就是对鼻箫在俄查村青年男女恋爱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最好诠释。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就会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那是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姑娘们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辨认出自己恋人独特的箫声来。
在俄查村的婚嫁习俗中,还有一项是文面。早些年,俄查村的漂亮姑娘们,一成年就会在自己的脸上文上稻谷,太阳,花朵等各种图案,让自己“变丑”,目的是不让村寨之外的男子看上自己,因为她们不愿意外嫁。不过现在,这项习俗逐渐被打破,村里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都已主动外嫁。
这种房舍使用植物杆儿和竹子搭建的,有的悬空。也叫船屋。
祈福免灾、驱魔除鬼的大巫师
俄查村是一个有信仰的黎族村寨,他们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因此对于宗教祭祀格外重视,而在村里,有一个特殊的大人物,那就是大葛巴(即大巫师)。
大葛巴名叫睿,他也是俄查小学的校长。笔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村子里的一户人家做驱魔仪式。只见他头戴帛巾,手持法器,脸戴面具,身穿巫衣,在阴暗的船形屋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又念又跳。
法事结束后,睿告诉笔者,他刚刚跳的是黎家的“捉鬼舞”,在村里,一些人家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治病方法。睿说自己刚刚做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仪式,正规的大仪式,还要宰杀牲畜,设祭坛,而他则要左手持铁箭,右手拿红藤叶,在锣鼓声中边念咒语边做捉鬼、赶鬼、招魂等动作,围着祭坛边歌边舞,最后将铁箭放在病者身上拨动,以赶走缠在病者身上的“鬼魂”。
睿承袭了祖辈“葛巴”的头衔,而他的智慧使他成为附近一带最有名的“葛巴”。每天忙里忙外,村民病了,牲畜死了,庄稼黄了,谁家小孩做噩梦了,都要请他祈福免灾、驱魔除鬼。
身为大葛巴,睿在俄查村享有极高的地位。从前,黎族人有祭山鬼的习俗,因为他们认为山林中的飞禽走兽都是受“山鬼”管辖的,而要捕捉猎物,只有得到“山鬼”授意的首领——葛巴的同意,才能捕捉到。因此,以前的俄查村青年进山打猎,首先都要来拜见大葛巴。
打理着手中做法事用的道具,这个原本看起来有些阴沉的大葛巴,说到这里时,突然带着些许自豪地笑了起来。他说自己早些年腿脚好些时,偶尔也会跟着进山打猎物,那时候也还算个能手。说起村里现在的样子,睿半喜半忧,喜的是村里一些村民已经住上了瓦房,生活比原先好了很多;忧的是村里废弃坍塌的船形茅草屋,让这个原本生气盎然的黎家小村落,看起来格外破败。的确,现代化的洪流不仅冲击着古老的船形屋,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很多青壮年都去了外面打工,俄查小学的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很多年轻的姑娘也不再学习织黎锦……睿叹了口气,说了一句笔者完全听不懂的黎语,但从他的眼神里,看得出的是一份落寞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