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这艘“郑和宝船”用两万个零件组成,长2.5米,高3米。记者宋雨摄
李宝顺气喘吁吁上了二楼,颤巍着掏出钥匙,打开门。霉味扑鼻,218艘仿真船,列队排开,“船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距今7000多年历史,”他抽了口烟,紧接着是长长一声叹息,“每一艘船背后,何尝不是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郑和宝船”被制成国礼
在仿真船舶制作领域,李宝顺有“船王”之称——他系统收藏了世界500艘名船的资料和设计图纸。
这500艘名船,均以真实历史背景为蓝本,设计图纸,李宝顺至今都保存在银行金库。
所谓仿真船,指按比例缩小或放大船体模型,其零部件必须与原船一致。要用木料做成古代名船,李宝顺首先面临的,就是古代船舶制作资料和时代背景。
以“郑和宝船”为例,《明史》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按这一尺度计算,郑和宝船长达148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这艘船按照1:79缩小,李宝顺和他的4个学生,做了50天,用2万个零件组成,长2.5米,高达3米,能在水中漂浮。
粉色报记者昨天见到了由这艘仿真船,制成的国礼,包装精致,气势恢弘。
南宋皇帝的龙船做了7个月
1964年,李宝顺从西安交大无线电专业毕业,分配到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1976年,因为擅长美术和雕塑,他被借调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后师从著名船舶学家赵幼雄先生。
赵幼雄系统收藏了世界500多艘名船的资料和设计图纸,他希望学生能在中国建一座世界仿真船舶博物馆,可以将图纸变成普通人可以看懂的仿真实物。在老师的帮助下,李宝顺开始在浙江美院函授,学习海洋学、船舶设计学、材料学,以及仿真船设计及工艺。
回到西安,他在徐家湾租了三间民房,开始“造船”。30年过去了,他耗资了上百万元。
“都是纯手工,”他笑称,除了压缩机和切割机,船的零部件都是一件件组装而成。
秦兴号,清朝船只的巅峰之作,被称为东方的泰坦尼克号;南宋赵构皇帝的龙船,船重上百斤,仅船底的鳞片就有4000片,船身零件共计3万件,全是按照原型缩小比例后制作而成,这艘船让李宝顺和四个学生没日没夜做了7个月。
此外,瑞典名船“哥德堡”号被誉为相似度达90%以上的世界一级仿真船。
想建立世界名船博物馆
昨天下午,当李宝顺的一屋子船,呈现出来时,街坊邻居闻讯都跑了过来。“太壮观,太震惊了。”邻居小吴说,早就听过“船王”的故事,这一次,他是真正开眼了。
可李宝顺却高兴不起来,“我72岁了,”他说,希望在西安建立一个世界名船博物馆,让世人都知道中国人领先于世界的造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