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编修地方志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作为中国地方志事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在完成全省首轮省、市、县三级223部志书的基础上,新近出版、终审第二轮三级志书43部;编纂出版的《汶川特大地震陕西抗震救灾志》《陕西省人民政府沿革史》及《炎帝志》《太白山志》等,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编纂出版了百余部行业志、村镇志和院校志,充实了志书成果……全省地方志事业在为历史留下浩瀚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为助力建设“三个陕西”和西部文化强省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新格局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作为具有经世致用价值的资料性文献,自古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在记录历史、鉴古知今、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给党和政府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我省相继出台实施了《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陕西省地情网站群系统文化工程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志书质量管理体系。
在完成修志、编鉴工作的同时,我省各级地方志机构以服务政府工作大局为引领,依托独特资源优势,不断强化资政服务、强化宣传陕西、强化省情发掘、强化服务民生,为服务我省各项事业发展不遗余力。近年来,组织编纂的《陕西近现代大事记》《中共咸阳市委中心工作志》《咸阳百年图志》等,系统梳理了区域历史发展脉络,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谋和咨询;《陕西概览》《世园在西安》等则主动服务于陕西经贸洽谈和对外交流,致力于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起点建设,向外界宣传陕西、推介陕西,扩大陕西影响力;通过系统整合省情特色资源组织编纂的《黄帝陵志》等,彰显了陕西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编纂《缓堵保畅西安行》等,为社会各界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
人才培养,打造方志生力军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地方志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修志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省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创新人才机制、创优人才环境,为地方志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我省通过以会代培、以审代培、专题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修志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截至2013年底,全省修志人员达到2000余人,不少具有硕士、博士学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修志队伍基本形成。同时,各级地方志机构不断优化修志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修志队伍综合素质,使地方志事业有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为鼓励和激励修志工作,我省还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各级各岗位涌现出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及时表彰奖励。其中,渭南市委、市政府对修志工作高度重视,对修志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全省率先完成二轮修志任务,三任志办主任踵继接力,4名干部得到提拔任用,创造了典型的“渭南经验”;省交通运输厅强化保障意识,积极探索条块结合的修志工作体系;商南县突出基础意识和联合督查,以编写资料长编为引领,确保志稿质量和进度,均为地方志工作探索了新的方式。
积极创新,开拓发展新领域
创新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近年来,我省地方志工作与时俱进,在理论研究、思想观念、编修方法、信息载体等方面不断创新,开拓出地方志工作发展新路子。
地方志学术话语体系的建立,与学科创新密不可分。我省将方志理论研究成果用于业务指导,开拓性地提出了基本省情与地方志编纂等学术理念,产生了一定影响。有14篇论文入选《中国地方志》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集。编著的《陕西省情与地方志编纂论文集》《方志学散论》《知行集》《鸿爪集》《志坛印迹》等著述,为地方志工作理论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
在编纂工作中,我省注重志书求新、年鉴求特、地情求博、旧志求精,完成了一批种类丰富、编校质量高、影响力大的志书、年鉴。近年来,启动编纂了《陕西经济通史》《陕西帝王陵墓志》《陕西省志简本》《陕西名镇名村志》等系列省情图书,以彰显我省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庚寅之殇:安康抗洪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实鉴》等系统总结了防灾减灾的经验,为政府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谋和咨询。《西安村落记忆》《宝鸡名胜》《铜川革命史话》《渭南史话》《全景延安》《榆林图志》《历代名人与汉中》《安康文存》《商洛近代诗歌辑注》等,均彰显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年鉴近百种,省、市年鉴均可做到年内编辑、年内出版。榆林、延安、商洛各市县综合年鉴全覆盖。《陕西年鉴》及西安、咸阳年鉴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多次获特等、一等奖,宝鸡、渭南、延安、南郑年鉴榜上有名。
全省所保存历代旧志522部,已经初步纳入整理规划。咸阳、西安和榆林均将旧志整理纳入规划范围,系统整理,卓有成效。近5年共校勘出版旧志70余部,其中《西安府志》《咸阳经典旧志稽注》《延绥镇志》质量上乘,《汉中府志》荣获全国旧志整理优秀图书二等奖。
馆网建设在全国名列前茅。2009年,陕西省地方志馆开馆,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迄今藏书10万余册。安康市采取市区合作、地校合作方式办方志馆,探索了新路子。此外,全力打造的陕西省地情网(地情资料库)站群系统文化工程,建成113个省市县地情网站,形成了全省统一的省情资源平台,文字量达7.7亿余字、照片5万余幅。同时,制作了《陕西新编地方志集成》光盘版,收入首轮217部志书;并与百度公司合作,共同建立百度百科词条和百度陕西数字方志馆,凭借强势网络媒体,拓展了全社会读志、传志、用志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