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华盛顿大草坪上的中国文化盛宴
“中国: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主题活动亮相2014年史密森民俗节
民俗节现场 浙江婺剧团表演
6月25日至29日、7月2日至6日,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美国史密森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美国史密森民俗与文化遗产中心共同承办的2014年史密森民俗节“中国: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主题活动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举办。
随着各项活动取得的轰动效果,一股来自东方的清新文化之风,给酷暑之中的华盛顿注入一丝清凉,也向美国人民吹开了一扇更好地观察和了解中国多样文化之窗。
史密森民俗节盛况空前
本届史密森民俗节,中国文化部和美国史密森学会从数百个项目中严格挑选了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浙江、江苏、福建等15个省区市的婺剧、提线木偶、蒙古族音乐等8项舞台表演节目,以及泥塑、面塑、年画、书法、刺绣等16种民间手工艺项目,围绕团聚与平衡的主题进行了专业的组合编排,设置了“春去秋来”“养于地”“朝向天”“升月阁”“五香厨房”等九大板块和展示、表演、体验、商贸等多个环节。
民俗节开幕以来,宽阔的展演场区每天人头攒动。精彩的舞台表演节目受到美国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欢迎和好评。在“升月阁”的演出中,浙江婺剧团的《三岔口》、《断桥》、《天女散花》,还有绝技变脸,让人时而欢笑,时而屏息。栩栩如生、能拉会唱的福建泉州提线木偶尤其深受小朋友喜爱。内蒙古音和思琴乐队将蒙古民间风格的演唱——长调、呼麦融入马头琴演奏,配以民乐及蒙古民间乐器的伴奏,让人们在一首首曲目中尽情感受草原的辽远与苍茫,享受蒙古文化的悠远与厚重。花儿盛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是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和部分藏、裕固等民族都喜爱的山歌。回族姑娘孔维芳,藏族姑娘才让卓玛、藏族青年索南孙斌的深情对唱,让围绕在他们周围的美国观众不断地拍手叫好。羌族歌手泽旺仁青、格洛扎西等尚未登台,绚丽多彩的服饰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拍照的热点。杨证超、莫铭、吴春花等领衔的苗族芦笙舞场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一群美国儿童好奇地跟随音乐蹒跚起舞,引来一片欢笑……
民族民间手工艺展区也是人流如织。潘玉珍、张红英母女苗绣艳丽的色彩、多变的针法、鲜活灵动的图案,金媛善老师的朝鲜族拼布的巧妙构图、大胆灵活的色彩搭配、精致细腻的叠补工艺,无不令观众叹为观止、啧啧称奇。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数天来收获了无数赞美,还有位美国妇女看着她的作品流下了眼泪。南通板鹞风筝传人张文智先后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进行了六次放飞活动,观众纷纷为之惊叹:“太神奇了,太震撼了!”“你应该到美国51个州都去放飞板鹞风筝。”“这是充满智慧的艺术,这样的技艺一定要传承下去。”祖孙三代剪纸艺术家高凤莲、刘洁琼和樊蓉蓉的展位前围满了热情的美国观众,高超的技艺让他们难以置信,刘洁琼说:“这次参展,一方面要继续弘扬我们生存的那片黄土地的灿烂文化和窑洞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把我们的故事、我们对地方的深情分享给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观众。”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引入美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柴云龙、田梦艺代表中国在民俗节上表演太极。活动开始的第一天上午,前来观看和学习的当地热心观众就几乎占满了整块演出场地。经过几天的教学表演,他们在当地已经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当地的武术爱好者们每天都一早赶来,直到傍晚活动结束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在其他表演区、展示区、体验区,这样的场面、场景不胜枚举。“它既让我们充满民族文化的骄傲感和自豪感,也启发着我们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思考。”中国民俗文化北美行专家组成员、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馆长杨源说,“中美双方都相信,通过宣传与展示中国特色的文化瑰宝,可以让美国民众和世界游客在中国民俗文化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获得愉悦,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次参节两支最大的队伍的领头人——浙江婺剧团团长王晓平、泉州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均表示,每天长时间在炎热的户外,演员们虽然辛苦,但每每看到热情的观众,内心总是充满愉悦,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与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民众面对面地深入交流。
此外,浙江婺剧团、泉州木偶剧团、内蒙古音和思琴乐队、羌族多声部演唱组合还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千禧舞台上演了4场演出,在美国的国家大剧院掀起了一阵阵“中国热”。
苗族飞歌 孩子们学习木偶
高规格平台上的有效传播
美国史密森民俗节始创于1967年,每年夏天6月底至7月初的两周期间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举行,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主体,或围绕不同的主题举行,旨在宣传和保护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遗产。据文化部外联局美大处处长陈春梅介绍,作为华盛顿地区最大的年度文化盛事,史密森民俗节在开展教育活动、博物馆及流动展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每年有超过4000万读者在纸质及电子媒体上阅读关于民俗节的报道。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即是受到了该民俗节的启发。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和规格参加这一世界著名的民俗文化节,是近年来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民俗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据美方估计,观众人数超过往届。
不同于以往主打高端舞台表演艺术的大多数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一场开放的民俗文化展示,一方面将中国的民俗艺术推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丰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使世界眼中的中国更立体;另一方面以公共展演的方式进行更大纬度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拓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副总经理秦文焕说,此次活动将对文化的关注从大历史转向普通生活,既反映出我国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正视与珍视,是我国文化自觉的表现,又反映出我国对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层次更深入、策略更务实、范围更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108位民俗艺术家跟数以百万计的美国观众互动,中方从国内请了五位研究民俗、社会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做讲解人,史密森学会也在美国请了十几位专家和学者。他们所组成的强大的讲解人团队,既对中国民俗文化有深入研究,又了解美国观众审美偏好,保证了中国民俗文化准确、完整地传达。
苗族刺绣老人潘玉珍在民俗节现场
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生命力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次把中国民俗文化带到世界著名的文化盛会上,便是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生命里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展呈、技艺演示、示范表演、深度体验、公开授课、现场讲解、互动交流等方式,全开放和多维立体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深刻性,不但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过去的辉煌成就,也唤起了人们对它们的关注与欣赏,挖掘和创造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此外,一系列的展示和交流活动也为中国民间艺术家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平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更好地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与发展进步。
据了解,7月11日至13日,这场活动又在加拿大多伦多港前艺术中心举办的加拿大中国民俗文化节上再次亮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艺研究所副所长王锦强表示,这些活动及其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世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和谐内涵,也有助于更多的海外有识之士和中国文化爱好者认识一个开放、包容、和谐、文明、进步、发展的当代中国。(静 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