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成都市文化馆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的“艺术教室”“艺术展厅”“艺术剧场”截图
本报记者 王学思
编者按:信息时代下网络、数字和新媒体技术发展,使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传播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成为当下人民群众快速便利享受文化权益的必然结果,也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现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成都市文化馆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开发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抢占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拓宽公共文化传播渠道,以更加丰富、生动、多元的数字内容,更为现代、科技、便捷的数字方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成都市文化馆重视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建设,将其作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战略规划,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现开设有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组建了数字工作部,由专人负责数字文化建设。2012年,成都市文化馆融合新媒体技术,建成了全国首个公共文化馆“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2013年,着眼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全域覆盖,探索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2014年,提出了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和管理“三步走”,即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由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多元,由局部到全域,最终构建一个技术先进、资源丰富、服务高效、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开创成都的公共文化数字化生活。
由平面到立体:
首创文化馆“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
成都市文化馆突破网站平面建设意识,开发线上立体“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该平台采用360度全景和三维虚拟技术,将阵地、环境、活动、展览、演出、培训及教学等各项服务移植到互联网,市民进入“http://www.成都市文化馆.com”,就能享受同步、直观、生动的艺术体验。体验平台改变传统网页平面静态展示,通过虚拟空间延伸文化阵地和服务项目:
“三大艺术空间”感受身临其境——
体验平台利用仿真虚拟现实技术以实现展厅“身临其境,畅游无限”的效果,“艺术展厅”设有美术、书法、摄影展厅,常年举办各艺术门类专题比赛和展览,市民可以进行艺术欣赏、交流学习、还可直接申办个人作品展;“艺术教室”设有声乐、舞蹈、书法教室,汇集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开展市民免费在线学习;“艺术剧场”设有讲座、培训、演出、活动等内容,实时呈现全市各类文艺演出,可随时随地欣赏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在线报名培训”把老师请到家中——
体验平台结合成都市文化馆市民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延伸培训阵地功能,开通了线上报名系统方便学员报名,同时学员还可根据兴趣爱好在任意时间选取喜爱的线上课程进行学习,解决有限的教学资源与群众多样化艺术需求之间的矛盾。
“视频点播”让活动精彩再现——
体验平台汇聚了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并进行在线展播。平台中以“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主题的季节性活动,文化历史类讲座和公益艺术课堂一应俱全,各种在线资源使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更加持久。
如今,“时时可看,处处可学,人人可享”的文化馆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成为了成都市民获知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参与活动、学习交流的数字中心之一。
由单一到多元:
推进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生活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成都市文化馆逐步推进由单一线上服务向多元化服务发展,努力为当地群众创造“整合优质丰富的资源、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发展高效互动的传播、实现便捷贴近的服务”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数字生活。
去年底,成都市文化馆与中国电信联姻,在家庭电信电视业务中推出了“数字文化进社区·服务民众齐欢唱”好声音全民PK赛,开通了电信网络群众赛事活动互动平台,实现了电视网络点播、投票。该项比赛持续3个月,举行了140场海选、9场复赛,通过中国电信iTV数字电视参与互动点播、投票的群众达62万人次,带动数字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成都市文化馆还运用“三微”(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数字手段,传播数字文化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关注。如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了每年市民文化艺术培训招生的同步报名;通过微博及时发布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资讯;通过拍摄微电影《治国的演讲》诠释和传播了成都市文化馆两大品牌活动——市民公益文化讲座“成都故事·百家谈”和市民公益艺术培训“约会艺术·大家来”,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公益效应。同时该片还获得了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二等奖、成都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电视片特别奖。
此外,成都市文化馆还思考筹划推出实地体验版“多媒体数字体验厅”,引进高科技手段和多媒体设备实现实地数字公共文化鉴赏、数字文化艺术学习、数字文化作品创作、数字文化资源获取、数字娱乐互动游戏、数字艺术体验和培训教学等。数字体验厅将改变文化馆传统服务方式,以更加便捷、多样、专业、个性的数字服务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群众走进文化馆,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对象范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和生命力。
由局部到全域:
建设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
从平面网站到立体的数字全景式体验,由单一线上服务到多元化数字文化生活,成都市文化馆不断将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向更深的层次,2013年,成都市文化馆指导郫县研发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当地县、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开放实施监督和管理,统计考核文化服务开展情况,在局部上实现了全网管理。2014年,成都市文化馆着眼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的全域性,着手推进市级全域性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将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从“局部”拓展到了“全域”,准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前期,成都市文化馆经过多方学习调研、论证,申报科研课题《公共文化空间全视域虚拟体验展示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获批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立项,该项目将文化与科技融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可视化描述,让用户能够随心所欲地通过电脑、电视、手机、ipad等终端接入成都公共文化设施场所,浏览场景中的各处景观。其次,出台了《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设计方案》,提出以数字智能联动管理、全视域虚拟体验、全媒体数字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管理服务和数字服务协同发展:包括汇聚、整合、发布公共文化内容,设置数字地图、场馆体验、文化展览、文化演出、文化讲座、图书报刊、艺术培训、影视音乐、原创鉴赏、共享工程、便民服务、互动交流12项基本服务功能和智能联动、阵地管理、绩效考核、交流互动等公共文化数字管理模块。成都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展开跨网络、跨终端文化服务,从而满足成都民众甚至全川、全国网民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让公共文化数字内容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在成都,一张覆盖城乡的美丽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网络正在编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