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开栏的话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为推进我市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本报即日起开设“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专栏,陆续介绍我市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改革的有益探索、新鲜经验,生动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动改革的良好精神风貌,努力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传递正能量。
昔日无定河两岸耕地撂荒严重,河滩地上满是茂密的碱草。去年以来,横山县政府积极引导,出台政策,耕地由撂荒正逐步转变成高产良田,并涌现出众多种粮大户,如今超大的田埂整齐地布满河滩,规模化种植初见端倪。
建立三级联动服务体系——调动农户流转土地积极性
在白界乡色草湾村,两台大功率激光平地拖拉机正驰骋在一望无际的田地上翻整平地,榆林市宏驼农业有限公司乔俊宏蹲在灌溉渠上乐呵呵地说,这是他新“转”到的7000多亩撂荒地,加上原有的6000亩,现在一共有1.3万亩了。
所谓的“转”,就是去年以来,横山县为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将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为了调动各方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县财政对耕地流转出的农户、组织协调流转土地的村“两委”会和乡镇,按照流转规模给予金额不等的扶持奖补,调动了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并出现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去年,该县以无定河、芦河沿岸8万亩撂荒稻田为土地流转突破口,有组织流转土地3.9万亩,涉及7个乡镇1个农场23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2533户1.1万农户。土地流转后,农户既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又能避免抛荒和无偿转包的现象。
资金项目科技多方扶持——培养种植大户25户
“要不偏不倚两头抓,两头都要发展好。”横山县农工部工作人员说,一头要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实惠,另一头要让流转出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培养种植大户就成了另一件大事。
县政府依据实际情况,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出新要求:家庭农场集中连片种植农作物500亩以上,专业大户1000亩以上,农业合作社2000亩以上,龙头企业3000亩以上。
由于农业行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种植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回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差,规模种植大户能否培养起来?横山县针对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土地流转前、转中、转后规模种植扶持政策,对规模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奖励,专解大户后顾之忧。
资金扶持。县财政对规模以上川水地水稻、蔬菜、养鱼,南、北部家庭农场等种养业,每亩100—50元不等,连续奖补三年。水稻生长期间,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政府给受灾户每亩补助300—500元;政策扶持,规模种植的专业大户优先享受良种、化肥、地膜补贴和农机部门的农机具补贴,对种养大户在种羊、草籽和鱼苗建塘等方面给予扶持;项目扶持,达到规模的大户,畜牧局等涉农部门优先安排涉农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整理项目;金融信贷扶持,把规模经营户作为信贷支农重点;科技扶持,涉农部门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市场信息,有关部门、乡镇与规模经营主体建立科技人员与规模经营主体定点联系制度。
土地流转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的局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方连片、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实现了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双提升。去年,全县培植大户25个,规模种植生产稻谷9000多吨、玉米2000多吨、蔬菜3000多吨。今年,横山县土地流转范围扩大到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