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上海静安区自2010年借助上海世博会东风推出“弄堂风情游——静安人家”以来,通过社区旅游把社区老年人群体集结起来,向更多的国际友人彰显海派文化、展示弄堂风情。社区旅游为老人打开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窗口,社区旅游也因此被赞誉为“让夕阳散发更多正能量”的社会公益载体。
老有所为的旅游名片
静安区文化底蕴深厚,坐拥千年古刹静安寺、名人故居、老式弄堂、古典花园洋房等独特的区域优势,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弄堂风情游”。如何让国际友人走进老弄堂,体验“做一天上海人”的弄堂生活?谁来接待?静安寺街道依托老年协会这类民间社团,动员有接待能力的老年人,以社区主人的身份参与社区旅游接待,形成介绍上海弄堂文化、展现海派弄堂生活的主体。“这样一来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其老有所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郑英豪告诉笔者。
愚谷村王守华老人的家,是远近闻名的“弄堂风情游接待家庭”,已经先后接待过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游客100多人。王守华告诉笔者,他特意设计包括介绍上海民俗传统、参观社区历史人文景观、参加家庭茶会、了解弄堂游戏等近30个项目的接待菜单。每次一有接待任务,就会根据游客的民族背景、文化背景等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接待服务,尽可能地让他们对上海的弄堂文化有一个深度的体验和认知。
采访中,王守华特别向笔者展示了一本题为《走进愚谷邨》的装帧精美的图册。王守华骄傲地告诉笔者,这本图册是由他担当执行主编,联合社区老人作为编委成员共同编撰而成的。这本册子以图文并茂、中英双语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百年愚谷邨历史变迁的人文风景长卷。“我们编委会成员查找了大量信息、资料,还请来了当时的静安区区长张仁良为封面题字,著名作家王安忆写寄语。在老人们的集体努力下,终于使这本图册赶在距世博会开幕46天前面世。”曾经是建筑设计师的王守华,晚年又过了一把图书主编的瘾。“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可颂可歌的人和事尚未入册,若有机会的话我们编委会接下来会不断丰富材料,出个续集。”王守华兴奋地说。
据了解,2012年起,静安寺街道着手进行“弄堂风情游”旅游接待标准化创建的探索,这也成了上海市第一个以社区旅游为标的的标准化建设。包括王守华等在内的许多社区旅游志愿者,在上海市旅游局标准化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服务标准化等旅游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弄堂游的服务接待水平和旅游品质,打造出了静安的另一张“旅游名片”。近期一次面向社区旅游两极——游客和社区居民分别进行的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一如既往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同时,社区居民对开展“弄堂风情游”项目的满意度也高达84%。
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调查统计,静安寺街道的社区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24.8%,是上海市率先步入老龄化的地区之一,重视老年人的喜、怒、哀、乐,丰富其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社区工作的第一需要。
目前,弄堂游已被上海市旅游局确定为对外接待项目。据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法人、市人大代表柏万青介绍,街道老年人群已经成了社区旅游接待的主力和应急团队,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教国外友人滚铁环、拉响铃、包饺子、制作中国结,请老外到家里聊天喝茶、欣赏自己的收藏品。”在柏万青的牵头组织下,老人们俨然成了“资深导游”,很多老人渐渐学会了简单的外语,见了老外非常热情大方地用英文说“欢迎”“你好”,其乐融融。
居住在三义坊小区的包瑞娟阿姨告诉笔者,以前是常常盼着子女来探望她,参加了“弄堂风情游”后自己成了个大忙人。“儿子现在总开玩笑地跟我抱怨说,你成董事长啦,想来看你都要提前好几天预约了。”包瑞娟乐呵呵地说,“这样的晚年生活特别充实,我们老人的精神也越来越愉悦了。”
“在与国外游客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中,展现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原汁原味的弄堂生活,在加深外国友人对中国、对上海民间文化了解的同时,形成老人们自我文化展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接待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和满足。”静安区旅游局副局长杨永明表示。
静安区旅游局局长张愉认为,这一公益性的民间文化交流形式成了“弄堂风情游”独特的运作模式,同时,这也是静安寺街道“弄堂风情游”所探索出来的居家养老新思维。
“旅游惠及养老”新理念静安“弄堂风情游”是上海都市旅游的典型缩影和文化体现。日前,上海市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组对静安寺街道“弄堂风情游”旅游标准化试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最后以898的高分通过验收。
上海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汪剑明在对“弄堂风情游”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说,“弄堂风情游”将居家养老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对于民生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满足了老人精神需求,从而提升化解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能力。
“‘弄堂风情游’项目不仅让‘旅游惠及民生’的理念立了起来,还将居家养老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不仅让老人老有所养,而且老有所为,有效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符全胜副教授认为,这种静安模式同时也是对老年宜居社区和旅游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
上海市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章林则指出,社区旅游惠及民生,不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静安‘弄堂风情游’旅游品牌结合政府、民非组织、社区的力量,打造出了社区旅游的成功典范,在都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示范意义,为更多地区、更多形式的社区旅游发展提供了范例。”林章林说。
“用旅游连接与服务居民和游客两端,游客通过游览、体验获得精神愉悦,老人通过服务、接待和自我展示获得精神享受。”汪剑明希望通过创建试点,将静安寺街道“弄堂风情游”进一步品牌化、规范化、精细化,推广至全市,让社区旅游成为上海居家养老的新的“民心”工程。(记者 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