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看到《“乌龙”应出自<乌龙王>》一文(见5月28日《羊城晚报》B5版“文史小语”),就像听到“他姓李,出自他孙儿姓李”一样。
《乌龙王》是1946年开始面世的,那时我十岁。十岁前,我和家里人玩“十三张”,就曾“摆咗乌龙”、“咪摆乌龙呀”地说过话。我相信,在我会讲“乌龙”之前,社会上已流行使用这个词了。《乌龙王》只能算是“乌龙”的孙儿。
前几年我在佛山电视台主讲的《粤讲粤过瘾》节目就讲过这个内容。兹将该文字稿附呈供大家参考:
现在提起“乌龙”,人人都以为是讲足球场上的乌龙球。网上有人问起,“乌龙”这词来源是什么?答问的人还是从进了乌龙球的事讲起。于是问的人又说了,你的答案没答中问题哟,我还是问问别人吧。呶,上世纪四十年代有本《乌龙王》漫画,喂,谁知道“乌龙”什么意思呀?
网友讲起上世纪四十年代,那时我真看过他所提到的那本《乌龙王》漫画。漫画的主角叫“王龙乌”,倒过来读,就是“乌龙王”。此公的一言一行,都带着当时国民党官员的共相:贪婪,愚蠢,糊涂,无能,无赖,专做乌龙事。
须知当时小百姓对国民党政权的主要评价词,就是这个“乌龙”:钞票贬值,是因为政府乌龙;征税不合理,是官员乌龙;满街黑社会横行,是警察乌龙……总之,社会出了那么多问题,都是国民党政府乌龙所致。如果只向足球场去找“乌龙”的出处,当然是进错门了。
“乌龙”,源于“摆乌龙”,和赌场术语关系极大。说到“乌龙”的来源,我看绝对不能够撇开那个“摆”字去捉摸。从前的广府,赌风很盛。那时最普通的赌具不是麻雀牌,而是天九牌。天九牌除了可以“扭天九”之外,还可以“赌牌九”。牌九的赌法,是要将自己手上的牌分成两墩摆出,和庄家比较大小。这两墩的摆法有个规矩,就是不准前一墩比后一墩大,摆错就是“摆乌龙”,算全输的。
赌场又为什么会将摆乱次序叫做摆乌龙呢?我不妨进一步作点推想:因为广府人早就将次序混乱叫做“乱笼”或者“乱晒笼”,甚至“乱晒大笼”。摆错两墩牌,至少会被讲成“摆到乱咗笼”。摆乱笼,是神志不清的表现。
而广府话形容神志不清,早就有“乌啄啄”或“乌sirsir”这样的词,哪个赌徒灵光一闪,就会将这个“摆乌龙”创造出来了。
赌场术语是会渗透日常生活语言的。广府人的观察力跟联想力确实“冇得弹”。这么生动的一个“摆乌龙”摆在面前,如果不用到日常生活中来,简直是大浪费!好,且来看看哪里能够用上它。
呶,你瞧,五叔公约了张三早上到升平茶楼叹茶,又约了李四中午到普君茶楼吃饭。不料到了那个早上,他晕头晕脑地一头就钻进普君茶楼开茶。等来等去不见人,想了一下不对劲,突然猛醒,就拍着脑壳说:“唉——摆晒大乌龙添!”
这类情景,恐怕人人都见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如果某位仁兄,几乎天天都摆点乌龙出来被人看到,这样,人家就会给他加封一个不大荣耀的称号——乌龙王!前面提到的那本漫画,就是以他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