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移民搬迁进入“兴城时代”

2014-6-27 8:31: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迎来了第四个年头。从避灾避险、脱贫致富、安居乐业,到促进陕南区域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它的意义逐步走向了深化。如果说这是一个陕南实现“拐弯超车”的重要机遇,丹凤县“五位一体”的创新经验,显然走在了实践的前沿。

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

丹凤县立足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定位于“搬得好、全融入、奔小康”,把坚持陕南移民搬迁、产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消费市场培育的“五位一体”,作为移民搬迁工作的总方针。2011年至今,全县共完成搬迁安置9000户34470人。通过移民搬迁实施,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

其创新意义在于:以国家级关天经济区、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商丹一体化和龙驹寨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棣花文化旅游开发区、竹林关生态宜居示范区等县域经济“四大区域”建设为契机,丹凤县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作为重要结合点,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多元路径,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移民新区:探访安居人家的“兴业之路”

2014年6月4日下午3时,丹凤县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驱车至此,一支支正在做大小配套工程的建筑队伍,首先映入人们的视野之中。仔细问询得知,这个做新区四期项目的工程队,竟有一半的建筑工人都是已经入住的前三期移民搬迁户。

“在家门口铺人行道、栽树做绿化,每天的工钱在一百块左右。”今年47岁的王新宽,是新区一期入住的搬迁户,从距此7公里的南院村迁来。他的新房子有120平方米,外加楼下一间27平方米的商铺。而在此前,王新宽每年都在外地的矿山打工。

这是一个距离县城约40公里的偏远乡镇,是2010年7月特大暴雨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也是省级陕南移民搬迁示范点。2011年新区建设启动,已交付使用的一至三期工程,共安置移民搬迁户1638户5308人,保障性住房150套,城镇人口达到16000人。

按照规划,至2017年底,江北新区建设将全部完成,规划占地619亩,搬迁3381户,届时竹林关城镇人口将达到2.5万人。值得一提的是,丹凤县移民安置办法,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跨区域安置。也就是说,商洛市各个区县所有符合条件的移民户,均可以选择搬迁来丹凤县“安居乐业”。

“兴城”首先要“兴业”,事实上搬迁工程的持续进展,本身已拉动了陕南本地劳务市场的需求以及城镇消费市场的繁荣。2011年以来,丹凤县移民搬迁投资,占到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五分之一。仅在大小配套项目中,丹凤累计完成投资4个多亿,直接创造劳务岗位1万多个,其中本地务工人员占40%。

同时,由于江北新区等安置社区,采取了“上宅下铺”的安置方式,在每栋居民楼的一层,均配建了17至38平方米的商铺,并保证搬迁户每户一套。随着新区入住率的增加,一个庞大的城镇消费市场已然形成。径直往江北新区里走去,一排排装修、家具等商铺格外迎人。

43岁的搬迁户柯宽荣,经营着一家“舒而美家具店”。去年5月,他从20公里外的花瓶子镇搬来。“我的店是中秋节前开的,当时新区只有几个家具店,可这才几个月工夫,这家具店都开到二三十家了。”柯宽荣进而分析道:“以十年移民搬迁计划来说,我这卖家具的红利期,至少得有十五年吧。”

连续多年,陕南移民搬迁,助推了当地城镇化的步伐,更丰富了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多元路径。一个颇有价值的缩影是:作为市场繁荣度最敏感的晴雨表,陕南物流业早早捕捉到了变化。

33岁的搬迁户王丹丽,原本在镇老城区经营着一家最大的货运部,因为这一年来“新区走货最多、最旺”,她索性把家和店都搬来了。她的新信源货运店,承揽着新区70%的货运量,“每两天回来一个车次,生意比老城区更忙了”。

如雨后春笋般开业的,还有卫生所、餐饮店、服饰店、日用品店等等。“假如没有开展移民搬迁工程,这里很可能早已撤乡并镇了”,丹凤县移民办主任张建民谈及:如今的竹林关镇,是全县发展版图中的“四大区域”之一,它崭新的定位是“生态宜居示范区、重要边贸重镇”。

传统产业:要素聚集助力“升级之路”

2014年5月中旬,远近闻名的丹凤“金银花王子”王坤,贴出了全县首张移民安置点里的“招工告示”,一时在县城口耳相传,成为新闻“热点中的热点”。三十而立的青年创业者王坤,是东兴金银花产业协会的秘书长。

当时,金银花的采摘旺季即将来临,协会正为年年都有的招工难题而犯愁。一天,王坤在示范田里忙碌,看着附近不远的两个移民安置点,感觉“一下子找到了希望”。很快,在贴出告示的第一天,两个安置点就有50多人报名了。

“金银花的采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季节用工量很大。”王坤介绍:自2008年在丹凤推广种植金银花,东兴协会已有7个专业合作社,在全县10个镇都有种植基地,共计7700余亩。

短短几天,王坤轻松招满了180个采摘工人,以采摘工钱每斤5元、一人平均一天采摘22斤计算,每个工人每天可以赚到110元。与此同时,金银花的种植技术,也在一些搬迁户中得到了推广,基地面积呈现增长态势。

作为加多宝等凉茶业重量级厂商的原料供货方,东兴协会还有着对金银花的部分议价实力。在2008年推广种植、扩大基地之初,东兴协会即确立了金银花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包括有机花茶厂、生物制剂等精深加工项目。

“过去,一个采摘工人短缺的问题,就难住了做产业链的路子。今天,县上将移民安置点设在金银花基地周围,都做了很有规划的积极布局,不单单解决了每年的用工难题,还使城乡资源要素的分布更加趋向合理,这必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久动力。”王坤感慨地说。

2011年至今,丹凤县共建成51个集中安置点、41个统规统建安置点、34个城镇化安置点、20个楼房化安置点等。本着富裕搬迁、待业安置的初衷,这些安置点从选择、设计到落地,全部经过了最有前瞻性的布局论证和最严格的可行性分析。于是,它们搬来的还有“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

与王坤很有共同语言的人,是铁峪铺镇东川移民新村的周太。他所在的商洛秦楚地食用菌合作社,在去年9月底正式成立。“我们合作社是因移民新村而生的”,合作社监事长周太说:来自不同县乡的94户搬迁户,却有90%都具备十年以上做香菇的技术经验。所以“在致富的门路上,自然抱成了团”。

目前,这个合作社的成员入股方式灵活多样,一部分成员是以“林木采伐指标”等新方式入股;并以每亩600元的价位,流转了附近21.3亩的土地、13个设施农业大棚,新村80%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通过移民搬迁的前瞻性布局,我们的新型经营体系发展,至少提速了十多年。”周太表示。

农业兴,则百姓富。今年10月,秦楚地合作社将迎来首轮收获,预计净收入将达40万元。谈及今后的发展,合作社还将把种植延展至香菇宴、生态游等,收获三产联动的综合效益。

特色农产、观光农业及生态旅游等等,这些陕南地区的传统主导产业,正在移民搬迁中,迎来了一个蓬勃的时代。

今年清明时节,《桃花源记》的传说地“桃花谷”,在丹凤县盛大开园。桃花谷中的13户移民搬迁人家,又一次见证了“响当当的实惠”。55岁的搬迁户王全德,来自暴雨受灾区“石槽沟”。2011年5月他入住搬迁新家,8月参加政府技能培训班、10月办起了“桃园人家”农家乐。

王全德乐呵呵地细算了一把:“前年的纯收入是4万元,去年稳拿了7万多元;今年正式开园,店里一个月净赚了2.8万元。”而他的旧家园“石槽沟”,正在开展土地林地的流转与托管试点,在整沟整村式的系统搬迁之后,将得到最有价值的生态保护与开发。

兴城时代:产城融合奠定“发展之路”

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幼儿园

6月6日,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及统筹城乡示范区,这是一座以“五位一体”思路“拔地而起的移民新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在这里达到了最大的聚合效应。34岁的搬迁户冯健,也便实现了一次人生的“转型”。

冯健,从距商镇50多公里的峦庄镇街坊村搬迁来。过去多年,他是陕南传统劳务输出大军中的一员,常年在外地的建筑工地打工,“很累、挣钱少,回家也少”。现在,他的职业是“专业电焊工”,工作单位与搬迁新家的距离,走路也用不了十分钟,基本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为什么选择搬迁来商镇。冯健很直接地说:“就是看中了商镇的‘五位一体’最全最好,将来靠得住。”陕南移民搬迁、产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消费市场培育等“五位一体”思路,在商镇做到了最完整的统筹,互为配套的长远布局,为“产城融合、聚合发展”奠定了基石。

今年6月,商镇已建成1496户陕南移民安置点、保障性住房600套及500套公租房;2000平方米的社区中心等配套在建,500人的标准化幼儿园将在明年春天开园,县中医院、职业中学、政法小区等列入迁建。商镇城镇化率已提高到51.7%,加工区已完成投资24.65亿元,恒大综合产业园、华茂牧业集团等8家投产运营。

冯健的单位,是投产最早的鑫圣源保新型保温建材公司,是西北最大的酚醛防火保温板生产基地。企业副总李兴民表示:“企业落户在丹凤商镇,最看中的是布局细腻。从产业链、员工培训,到厂房宿舍、物流配套等,什么都在这‘五位一体’的超前谋划中了,对企业来说,这是最佳的系统解决方案了。”

本着“产业特色鲜明、核心带动力强,城乡均等发展”的统筹目标,今后商镇总投资将达150亿元、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各类项目总计210个,全部建成可实现产值300—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2013年,商镇加工区的工业产值,已经占到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县工业规上企业21家,其中16家全部在此。

“我们着重引进了一些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项目、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科技及行业领军企业、专利企业等,这可以说是对丹凤工业水平的一次整体提升。”丹凤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冯丹说,“丹凤还将发挥商镇的引擎作用,分布工业加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等产业板块,不断探索循环经济新模式,建设现代循环产业体系。”

丹凤县,享有位于国家级关天经济区的重要机遇,代表着商洛市“一体两翼”发展的左翼力量,也是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的主要区域。“事实上,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的崛起,从实际意义上形成了商丹园区的核心驱动力,也在地理区位上将‘商丹一体化’、一体两翼真正连为了一体。”丹凤县移民办主任张建民谈及。

丹凤县副县长寇红有表示:丹凤县通过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带动人口聚集,通过产业发展保障人口就业,通过城镇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人口聚集培育消费市场,使产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建设、消费市场培育,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互为支撑、聚合发展。今后,丹凤还将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示范区经济互融”,将移民搬迁“五位一体”的聚合思路推广开来,加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记者 梁潇 通讯员 周文治 冯永发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