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得益于扶贫整村推进战略——
横山县高丰村:人均增收500元
返乡养羊让顾士俊收入颇丰。葛蕃摄
6月13日,走在横山县的农村道路上,放眼望去,山峁间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但对于54岁的顾士俊来说,根本顾不上欣赏山间的美景,农田里的玉米、圈里的羊群才是他最牵心的。
政策给力——
“包工头”当起了“羊倌”
在横山县横山镇的高丰村,顾士俊是大家公认的点子多又勤快的“大本事人”,在外打拼的他在横山县的“小包工头”里也能算得上一号人物,收入一直较为稳定、客观。然而,他在去年却回到老家,养起了白绒山羊。
说起返乡养羊的初衷,顾士俊说:“去年,我没接下几个像样的工程,收入是几年来最低的。在城里住着,收入低了,但花销却低不下来,加上家里老人年岁大了,我决定回到老家,一来能少点花销,二来也能照顾到老人。”刚返乡回家的顾士俊没想做点什么,就打算等个好的工程再“出山”。
那是什么让一个“包工头”变成“羊倌”的呢?顾士俊说:“回到村里,才知道很多村民的生活过得并不差,特别一些养羊户每年收入都能轻松过10万元,这确实触动了我,于是开始有了养羊的念头。”
最终让顾士俊下定决心的动力,则是横山县实施的扶贫整村推进政策。横山县将连续3年对高丰村投资102.5万元(其中财政投入80万元),用于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并着力于打造以养羊为核心的产业化项目。
年增收500元——
高丰村致富攀高峰
在政府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下,顾士俊当起了“羊倌”,不到一年时间,他的羊舍总面积已达到600多平方米,建好的6间羊舍存栏有120只羊。“大概在去年9月的时候,我的羊起码在140只以上,按照现在的行情算,我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应该没什么问题,比外头奔波强多了。”他笑着说。
高丰村一共有236户725名村民,其中贫困人口35户280人,耕地面积280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刚到2300元。村党支部书记顾士富说:“去年开始,村里在县上的帮扶下已经发展了60多户养羊户,羊子存栏达到5000多只,羊舍面积也有9000多平方米了,人均纯收入一年涨了500多元,已经达到2800元了。现在,我们村的村民养羊积极性更高了,致富的劲头也更足了。”
“输血”变“造血”——
走出致富新路子
横山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冯治玺说:“我们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变‘输血’为‘造血’,在圈舍改造中,对面积达到25平方米、20只羊的农户每户进行补贴和技术指导,最高补贴金额可以达到5000元;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农户补助可达到1万元。同时,按专项资金补助发放标准算,1000人以下的村80万元,1000到1500人的村100万元,1500人以上每村120万元。此外,我们在生产道路、淤地坝建设方面也有相应的补贴办法。”
去年,横山县在整村推进工作中投入资金670万元,新修了生产道路313公里;在产业开发上,带动农户养羊8700只,建羊圈舍1.2万平方米,实用技术培训1820人次,并进行了村居环境的整治工作。
据了解,横山县整村推进工作涉及34个贫困村,其中2011年、2012年完成12个,另外22个村的相关工作也全面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今年将投入资金650万元,用于提升农民自身“造血”功能,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短评
方式一转满眼春
如顾士俊这般,离开喧嚣都市,再次亲近土地的故事,相较往年,在今年的基层采访中明显增多了。仅在高丰村,去年就有四五户外出的“能人”转变方式,回乡从事起了养殖、种植业,为村庄带去了新活力。
细究这些“能人”返乡创业的缘由,除却各自不同的个人经历和现实需要外,政府的引导、扶持在其中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生产道路建设到人居环境改善,都为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
从过去“授人以鱼”的输血式扶贫,到现在“授人以渔”的造血式扶贫,横山县以整村推进为代表的“开发式扶贫”,一改往年扶贫的面面俱到,实现了扶贫的精准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显而易见,转变扶贫方式,将给农村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