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乳腺钙化也是病(华盖供图)
大钙化作用和微钙化作用
大钙化作用通常是乳房内部的退行性改变,形成原因多是由于曾经有损伤,发炎,或乳房动脉的老化,并且通常与癌症无关。这些病例一般不需要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
钙化数目
良性钙化一般数目少,颗粒粗大。恶性病变表现为数目多,甚至无法计数,如泥沙样钙化、成簇的针尖样钙化。但有时也可表现为数量较少,数颗或数十颗,数目少的恶性钙化常见于分叉状、小杆状。1972年Woife提出15~20个/cm2个钙化点,即可判断为恶性钙化。
钙化的形态
钙化形态对辨别病变的良恶性有较大的意义,在观察中发现:粗大颗粒状、蛋壳状、不规则团块状及轨道状钙化多发生于良性病变。(2)针尖状、小杆状、分叉状及泥沙样钙化多发生于恶性病变,钙化的形式多样、大小差异很大时,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单纯出现一种形态的钙化时,成簇的针尖状、分叉状钙化,对诊断恶性病变的意义较大。而单纯出现泥沙样钙化,对病变的良恶性判别则比较困难。泥沙样钙化为不确定性钙化,良恶性有重叠,但如果泥沙样钙化伴有其他钙化形式,提示恶性病变。
乳腺钙化是乳腺癌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某些特异形态的钙化是乳癌的危险因素,统计资料表明65%的乳腺癌有钙化,其中70%为恶性钙化。
成簇样微小钙化常是早期乳腺癌唯一的X线征象。根据微小钙化形态、大小、数量和密集度等表现可反映病变性质和范围。微小钙化点可位于肿块内或周围,总数目6~15枚,密度不均,大小不等。
乳腺X线检查可提高隐匿癌、微小癌(直径小于10mm)和早期癌的诊断率。直径小于10mm肿块定性困难,但细沙型钙化常是恶性病变的警报;若同时出现周围结构紊乱,双侧不对称,血管影增粗等征象则恶性病变可能性更大。
乳腺恶性病变单位面积微小钙化数目较多,可能为癌组织坏死和癌细胞分泌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致。钙化点间密度不同、大小不一可能是钙盐沉积时间长短不同,随时间延长首先形成的钙化密度相对较高,体积相对较大。
与良性钙化相比,恶性钙化群平均密度较低,密度及大小对乳腺疾病良恶性鉴别价值较大。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分布似乎无规律可循,但病理发现癌肿发生于末梢导管时,钙化可位于大片坏死组织中或癌细胞间,亦可存在于所属上级导管内或导管分叉处或相邻腺泡腔内。
癌灶区域性钙化可呈细沙型或混合型,导管内钙化呈蠕虫型,可能与肿瘤异常分泌沿导管引流有关。
当癌肿位于较大导管时,远离病灶钙化常位于外周下一级导管内,以细沙型为主,可能是癌细胞异常代谢物或癌细胞逆流刺激末梢导管及腺泡而产生。数目多、颗粒细、边缘粗糙,可位于块影内或外的提示恶性。
乳腺增生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乳腺癌钙化的发生率
乳腺增生钙化是乳腺癌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某些特异形态的乳腺增生钙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统计资料表明65%的乳腺癌有钙化,其中70%为恶性钙化。
2、早期乳腺癌唯一的X线征象
成簇样微小钙化常是早期乳腺癌唯一的X线征象。根据微小钙化形态、大小、数量和密集度等表现可反映病变性质和范围。微小钙化点可位于肿块内或周围,总数目6~15枚,密度不均,大小不等。
乳腺X线检查可提高隐匿癌、微小癌(直径小于10mm)和早期癌的诊断率。直径小于10mm肿块定性困难,但细沙型钙化常是恶性病变的警报;若同时出现周围结构紊乱,双侧不对称,血管影增粗等征象则恶性病变可能性更大。
良性恶性乳腺增生钙化的差异
与良性乳腺增生钙化相比,恶性乳腺增生钙化群平均密度较低,密度及大小对乳腺疾病良恶性鉴别价值较大。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分布似乎无规律可循,但病理发现癌肿发生于末梢导管时,钙化可位于大片坏死组织中或癌细胞间,亦可存在于所属上级导管内或导管分叉处或相邻腺泡腔内。
上述关于乳腺增生钙化的解读中可见,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或X线检查,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预防乳腺癌的价值很大,请女性朋友务必要重视起来。
编辑:席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