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世界文化遗产由一个半变身八个半
22日上午,在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召开,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居世界第二。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通过
两千多年前,张骞以中国长安为起点,一路向西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陕西
西安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横跨欧亚大陆东西长10000公里、南北宽约3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不仅给商人带来了经济和利益,更实现了宗教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交融。
昨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这一刻,陕西的7项文化遗产实现了从民族文化遗产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跨越。他们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和兴教寺塔。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由秦陵及兵马俑坑、和其他城市合作申请的半个长城项目变为了8个半。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通过过程艰辛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曾经是一条漫长而看不到边的路。
27年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一届全体会议上,首次将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含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六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陕西秦始皇陵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陕西的骄傲。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开启了丝绸之路申遗的前奏。
2005年11月,中国和中亚五国开始“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
2013年2月,丝路申遗文本已由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政府共同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并被正式受理。丝绸之路项目正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
陕西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7个项目
兴教寺塔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其所在的兴教寺为佛教唯识宗重镇。
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阁楼式砖塔。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是公元7世纪~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的宫城遗址,地处唐长安城东北、南倚长安城北墙而建。
小雁塔始建于8世纪初,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西汉都城宫殿遗址。遗址规模宏大,有主殿、宫垣等遗存。
彬县大佛寺石窟建于公元7~10世纪,是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遗存。
张骞墓是汉朝杰出外交家、探险家张骞的墓葬,为封土墓葬形式,有“博望造铭”封泥、石兽等出土
文物。
记者 宋丽娜
编辑:马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