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外界人的印象中,工业大县可能是“风过沙尘起、雨后遍地黑”的景象。可是,当走进神木县的工业园区和农业大镇,所看到的一切远不是那样,到处绿树成荫、田广林密。神木作为一个工业大县,让农业在产业布局中找到支点,突破发展瓶颈,进而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格局。日前,笔者走进神木的乡镇农村、田间地头,感受这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
为农业发展“添油加劲”
“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在神木县内众所周知,在工业上赚到的钱通过多个渠道反哺到农业上,让神木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工业反哺农业神木县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进行的。
一方面是鼓励创业成功人士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是通过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扶持现代农业发展。
在神木,80%的财政收入还是从工业领域而来,而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的扶持面大。创建农业示范园区,政府给予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政府给予扶持;兴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政府给予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小型的规模化发展农户,政府也通过“金桥工程”政策给予扶持。
一面是村领导的出资帮助,一面是政府的政策撬动,再加上一些靠煤炭行业致富的农民,按照政府“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支持,既保留煤炭行业的股份,又开始创办属于自己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这些新型经营模式的兴起和推动,让神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七年绘出兴农图
北部工业大镇里的工矿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南部的返乡创业人员流转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业,再加上农民自创的家庭农场,神木县已经建成了一个地方特色的兴农体系。
据该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时期的七年时间里,神木县已经建成了“五区一带”产业区域布局,即:北部风沙滩地特色种植养殖区,中部丘陵沟壑旱作特色农业区,南部沿黄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区,北部矿区生态农业修复区,204国道沿线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区和县城周边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带。
在这“五区一带”中,县上稳步实施“868”计划,使这里的农业实现转型升级。“868”计划包括: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现代农机装备先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域经济提升、农产品市场品牌培育、良种繁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八大基础工程;推进高标准小杂粮、马铃薯、玉米、大漠蔬菜、特色农产品、特色林果业六大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营销、农业法制保障、政策金融支撑八大体系。
到2013年底,神木县已建成名优小杂粮基地36万亩、高效玉米基地18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18万亩、大漠蔬菜基地2万亩。全县共流转土地42万亩,创高产活动先后创3项全国最高纪录和5项省级高产纪录,获得农业方面的中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2项,还建成23个省市农业示范园,认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1个、休闲农业产业园10个、休闲农庄42个。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54个,创建成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打造成了“中国黑豆之乡”。
美丽乡村、富裕农民、兴盛农业,这是时下的神木农村最为典型的特征,也绘就了一张独特的兴农富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