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艺术的生长总离不开造就其的环境,美国记者斯诺说:“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正是陕北的贫瘠和落后,才孕育出深厚而神奇的陕北文化。
陕北秧歌源远流长,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断定,从古老的傩祭开始,陕北秧歌形成于宋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中期,清末期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一批民间艺人去世,陕北秧歌一度陷入低谷,部分经典节目因此失传。1942年,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通过大批文艺工作者的改革和创新,开始了新秧歌运动,陕北秧歌再次焕发勃勃生机。我们可以大致将陕北秧歌的发展阶段进行简单的划分。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用革命文化对陕北秧歌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形成了拥军秧歌等现代表演形式的秧歌,进入新秧歌时期。此后陕北的秧歌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体现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土地革命前,所有演员均为男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传统秧歌的遗存。土地革命后,女角色逐渐由妇女扮演,内容也多表现工农兵的战斗生活和他们的感情世界。新中国成立后,陕北秧歌登上艺术舞台开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网络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秧歌表演中也得以体现,人们的服装以及表演动作、伴奏音响均与时俱进,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在最近网上流传的一段陕北秧歌中加入了时下流行的“骑马舞”,令人耳目一新,是陕北秧歌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
与大多数传统艺术一样,陕北秧歌如今也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使陕北秧歌长盛不衰。如今陕北秧歌在表演中不断融入时代性元素,是一种好的尝试,艺术本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生活中推动陕北秧歌的发展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