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调查显示,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1.35岁,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7.85岁。然而期望寿命变长的同时,是否意味着生存质量的提升?答案不尽如人意。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昨日发布的北京市户籍成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显示,全市18岁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为40.17剩余年,其中男性为43.40剩余年。按照18岁组男性期望寿命为62.22剩余年计算,在这62.22年的生命里,这一人群相当于有43.40年是完全健康的,剩余18.82年则可能是生活在疾病或残疾状态之下。
对比男性,北京市18岁组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66.50剩余年,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然而女性的健康期望寿命仅为38.06剩余年,也就是说,这一人群的女性仅有38.06年是完全健康的,剩余28.44年则可能在患病或非健康状态下生存,因此女性更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生命质量的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北京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生命质量并不理想,一生中有10-20年左右时间处于非健康状态。根据研究,常见慢性疾病是缩短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健康不良发生的概率有直接关系,其中恶性肿瘤对健康危害最大,关节炎次之。
名词解释
健康期望寿命 指在考虑了疾病或残疾等因素造成的非健康状态影响后,测算出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期望年数,通俗而言,就是一个人寿命中健康生存的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