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到4月底,咸阳中小企业营业收入1002亿元,总产值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和18.9%,工业总产值完成702亿元,同比增长17.9%,保持着稳增长的态势。”5月26日,咸阳市中小企业促进局经济运行科科长严涛分析说。今年咸阳以非公经济“1113”工程为抓手,以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破解资金、土地、人才三大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提速,壮大咸阳经济。
在推进全市经济发展进程中,咸阳按照“推进一项工程,搭建一个平台,破解三大难题,优化一方环境”的思路和方法,全力以赴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强力推进非公经济“1113”工程。咸阳积极实施非公经济“1113”工程,即每年培育从事加工类个体工商户1万户,孵化1000户加工类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微企业,提升100户成长型企业,支持3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目前,全市抽调工信、中小企业、煤炭等工业口干部成立了14个督导组驻县督导,支持、带动、挖掘中小微企业增长潜力,加快孵化和衍生,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搭建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目前咸阳已搭建了集政策、融资、电子商务、培训、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特别是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和“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营、全程服务”的模式,组建了咸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县市区。联合人行、银监局、金融办共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超市式”融资服务。同时,与中国联通咸阳分公司合作,投资300万元建设智慧园区、智慧企业信息网络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培训、法律维权、市场开拓、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服务。
破解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三大难题。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土地、人才。针对资金问题,咸阳市级财政将每年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增加至30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财政情况较好的县市区列支不少于500万元,其余县市区列支不少于300万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仅去年,政府专门面向小微企业采购额达到1.5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2%。还通过取消、减免、降低23项税费,每年为企业减负5000多万元。同时,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强化金融支持力度,仅去年全市13家商业银行就为小微企业解决贷款133.36亿元。为支持乾县民营纺织企业发展,在乾县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按照1:10撬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下一步,将联合更多金融机构,逐县推进,撬动金融资金13亿元以上。针对土地难题,建立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以贴租的方式,引导中小微企业向县域工业集中区聚集发展,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用地难问题。针对人才难题,依托专业机构培养培训人才,引导市域内大企业、破产企业的人才,进入中小微企业,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将中小微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全市全员大培训之中,每年培训5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咸阳市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建立中小微企业环境评议制度,将环境评议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组织万名干部“送服务、送政策、送技术、送信心”,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水、电、气、煤、油、运等具体问题。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已达到3.3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12.5万户,从业人员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74%,达到94万人,成为咸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讯员 王军政 记者 张丹)